臺灣低薪困境怎麼形成?粉專嘆:很不幸我們遇到李登輝
臺積電崛起本是臺灣的大好機會,但未能延續,粉專直指是戒急用忍政策方針惹的禍。(示意圖/資料照)
DeepSeek的AI開源模型橫空出世,撼動了全球經濟。粉專「工程師看政治」直批,綠營排斥與對岸合作交流,用政治干預經濟,故總統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是第一個拐點,前總統馬英九時反服貿又錯過第二次機會,但他強調臺灣唯有開放才能成長,要接上國際巿場,就必須與大陸和緩關係。
工程師看政治趁着過年回顧一下臺灣的經濟發展過程,GDP成長從何而來,低薪困境又是怎麼形成的。他提到,近三十年來,我們GDP成長主要來自半導體資通訊出口,其中又大部份來自臺積電,1980年代的臺灣,正值「生於憂患」的時期,全國滿是第一代創業家,政治尚算清明,中央多有能員幹吏,孫運璇、李國鼎等人也在此時決定了半導體的發展方向。正好張忠謀在美國德儀不得志,受邀回工研院任職,1987創立了臺積電。
粉專指出,1996年ITA協定成立,從此半導體資通訊產品進出口都免關稅,這一面爲臺灣帶來了國際競爭,一面也打開了國際巿場。1996以前,當時內閣原本也爲其它產業規劃了未來的方向,即亞太營運中心,但很不幸我們遇到了李登輝,他一上任立刻「戒急用忍」,將計劃叫停。李登輝的施政順序,基本上跟現在的民進黨很像,文革跟批鬥放第一位,其它都擺後面,他排斥開放性政策,力推本土化,凍省後政府效率大打折扣。
粉專強調,可以看到在1996以及2000年出現了明顯的拐點,經濟的惡化來自政治的衰敗,所有那些被進入鎖國狀態的行業,2000年之後就被打趴在地上,再無出頭之日。我們曾經有過服貿,是服務業難得的第二次機會,但很不幸,馬英九被打成賣臺總統,服貿被打成黑五類,文革羣衆得到了精神勝利,開開心心回去領低薪,到今天也沒有醒過來。如今時機過了,商機過了,就算今天服貿再復活,怕也沒有那麼大的意義了。
粉專表示,來到2025年,以上這些狀態基本都沒有改變,可預期未來經濟的分配也不會改變,高薪有可能變成低薪,但低薪只能維持低薪。最近,DeepSeek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做到chatGPT相同的功能,震驚了世界,DeepSeek因爲開放而強大,OpenAI則因爲封閉而暫居落後,相同的經濟規律,總是不斷的重現在不同的地方。只要大陸不內耗,繼續投放資源,面對競爭,開放巿場,除非美國開戰,否則科技發展是怎麼封也封不住的。
粉專直言,臺灣也一樣,唯有開放才能成長,唯有成長才能擺脫低薪,要接上國際巿場,就必須與大陸和緩敵對關係,而要改善國際關係,就一定要先擺脫民進黨的黑暗統治。2026與2028如果還有選舉,請不要再投給綠色詐團任何一張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