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離岸風電 易之安提建言
易之安海事工程將引進之新世代風機安裝船符合DNV-GL Class、ISM Code(DOC/SMC)、ISPS Code、SPS Code及ISO 9001/14001/45001認證,配備DP2動態定位系統與Jack-Up自升系統、1,600噸主吊/300噸副吊,作業水深70米、可同時運輸安裝三組15MW以上風機。圖/易之安海事工程公司提供
近日臺灣離岸風電傳出多項負面消息,包括工程延宕、開發商棄標及能源大廠虧損,但政府與業界正積極尋找解方,力求穩健推動能源轉型,對此易之安海事工程公司總經理吳昱廷提出觀察與建議。
吳昱廷指出,疫情與國際戰爭影響下,全球供應鏈承受壓力,材料成本攀升,供應商報價增加;海事工程船舶短缺、融資成本提高,加上風機規格快速升級至15MW以上,皆使全球離岸風電案場進展受阻,臺灣亦難以倖免。在此情況下,風場規畫與建置更需同步強化軟硬體實力。
他強調,船舶不足是目前最大的瓶頸。歐洲與亞洲同時推動大型風電計劃,使專業船舶供不應求,臺灣缺乏自主船舶,又常遇到國際船期難排、風機機型更換與天候不確定性,導致施工時程延宕,然而這同時也是臺灣建立自主能力的契機。藉由引進專業船舶與國際人才,並推動技術轉移與培育在地專業,將可降低對外依賴,提升風電建設的自主性與可控性。
同時,政府政策支持至關重要,海事工程船舶造價高昂,宜推動專案計劃,以公共建設角度引入資金,設立專項基金或融資保證機制,協助業者建造或採購船舶,並提供導入補助,降低投資門檻,同步建立船舶認證與檢驗標準,確保工程品質。
吳昱廷認爲,臺灣離岸風電正處於關鍵轉折點。未來成功關鍵在於政策調整與產業合作,找到國際合作與本土發展的平衡,才能突破困境,爲國家能源安全與產業永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