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車迷難忘的本土房車!裕隆「青鳥」系列曾是街頭最熟悉的風景
骨董車收藏者簡春平也應邀提供三輛產於一九六O年代的裕隆青鳥第一代至第三代骨董車展示,與具有悠久歷史的臺北大橋相輝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6/07/16 盧禮賓攝影)
裕隆作爲本土汽車製造商,在過去產出過許多受到民衆喜愛的經典車,像是在1985年代誕生的「吉利青鳥」系列,就是裕隆與日產合作誕生的本土車款。青鳥車系可追溯至1961年,是裕隆首次踏入房車製造領域的車型。從青鳥一代(B-110)到青鳥四代(B-510),它不只陪伴國人成長,更曾成爲臺灣計程車的主流選擇,幾乎是當年臺灣街道上隨處可見的交通工具。
簡春平收藏第一批青鳥轎車中的一輛,已故蔣中正總統曾坐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10/08 趙惠羣攝影)
然而,隨着裕隆開始多元化導入日產各種車系,如萬利、速利等車款,青鳥的市場空間逐漸被壓縮。青鳥四代(B-510)停產後,裕隆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再導入新款青鳥。當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福特六和逐漸成爲強勁對手時,裕隆決定在日產Bluebird發展到第七代(B-910)時,重新引進青鳥車系,並賦予「吉利」的全新命名。
【推薦閱讀】 臺灣自產首臺小轎車 裕隆飛羚101掀風雲 80年代經典國產車大發祥瑞 「環島20圈挑戰」顛覆小型車迷思
裕隆於1985年導入全新的Bluebird第八代,即日產代號U11的車系,在臺灣則稱爲YLN-921車系,是國產青鳥的第六代車型。爲了延續吉利車名,同時喚起國人對青鳥的記憶,裕隆將這款新車命名爲「吉利青鳥」,打破了車名尾字必須是「利」字的命名規則,並且有多種規格可選擇,以及有當時先進的液晶儀表、四速自排變速箱,並且定位爲高階車款。
農糧署雲林辦事處主任陳武村的座車是十五年前的吉利青鳥型轎車,保養得宜,性能極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04/27 段鴻裕攝影)
吉利青鳥在臺灣市場一路生產至1992年,長達8年的產品生命週期遠超一般汽車產品。當時的競爭對手福特天王星已經歷三代大改款,使得吉利青鳥的市場競爭力日漸式微,裕隆的市佔率也因此大幅下滑,也讓吉利青鳥被後續的Primera(霹靂馬)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