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薄膜科技受矚目!TACT 2025匯聚24國500學者 2028國際鍍膜會議移師臺北

▲美國真空學會前主席Ivan Petrov宣佈,ICMCTF將在2028年首度移師臺北舉行。(圖/記者陳弘修翻攝,下同)

記者陳弘修/臺北報導

由臺灣鍍膜科技協會(TACT, Taiwan Association for Coating and Thin Film Technology)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材料及資源工程系共同主辦的TATC 2025「國際鍍膜科技研討會」,26日於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隆重登場,會中匯聚來自24國、超過500位學者與專家,共同見證臺灣在薄膜科學與鍍膜技術上的研究能量與國際影響力。

臺灣近年在半導體與先進材料領域蓬勃發展,也推動薄膜科技成爲產業關鍵核心。TACT自1999年創立,汲取美國真空學會(AVS)主辦的「國際冶金鍍膜與薄膜會議」(ICMCTF)經驗,歷經二十餘年耕耘,現已成爲亞太區最具規模的鍍膜與薄膜技術專業社羣,持續促進跨域合作與產學研鏈結。

TACT理事長暨大會主席、北科大校長王錫福表示,本屆大會共規劃7個技術分會場、2堂短期課程(Short Courses)、1堂專題教學講座(Tutorial Lecture),並安排2場大會演講(Plenary)、6場主題演講(Keynote)與66篇邀請演講(Invited Talks),共計468篇論文發表。包括日本、韓國、中國、美國、德國、波蘭等國皆踊躍投稿,顯示TACT已成爲全球薄膜科技研究的重要交流平臺。

王錫福也強調,透過TACT 2025,我們再次展現臺灣的科技研發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期盼接下來能激發更多跨國合作與創新研究。

▲TACT理事長暨大會主席、北科大校長王錫福。

▲2025 「國際鍍膜科技研討會」匯聚來自24國、超過500位學者與專家。

TACT總召集人、北科大材資系教授陳柏均也表示,TACT是一個彼此學習、互相激勵的大家庭,不僅凝聚最先進的研究成果,也串起真誠而長久的夥伴關係。他強調,本屆會議的成功舉辦,象徵臺灣在鍍膜與薄膜技術領域持續扮演「連結全球、協作創新」的重要角色。

今年出席與支持的國際學術社羣領袖陣容堅強,包括瑞典戰略研究基金會執行長Lars Hultman教授、奧地利真空學會前主席Paul Heinz Mayrhofer教授、德國真空學會會長Sven Ulrich教授、美國真空學會表面工程部主席Greg Greczynski教授、美國真空學會前主席Ivan Petrov教授、美國真空學會表面科學部財務長Dan Killelea教授、韓國腐蝕科學學會會長暨ICIMC 2026會議主席Han-Cheol Choe教授、墨西哥ICMCTF 2026議程主席Sandra Rodil教授,以及臺灣真空學會理事長朱英豪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真空學會前主席Ivan Petrov教授在致詞時也宣佈,經臺灣鍍膜科技協會與美國真空學會共同決議,擁有逾50年曆史的ICMCTF(國際鍍膜會議)將於2028年首次離開美國聖地牙哥,移師臺北舉行,象徵臺灣在全球鍍膜與真空科技社羣中的領導地位再獲肯定,同時也意謂着透過TACT與各國頂尖學者的緊密合作,可彰顯臺灣在全球薄膜領域的關鍵連結與持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