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必須在聯合國有一席之地」 捷克巴拉圭馬紹爾聯大爲我執言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圖/翻攝自聯合國官網)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聯大總辯論24日邁入第2天議程,包括捷克總統帕維爾、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以及馬紹爾羣島總統海妮都爲我國執言。帕維爾指出,擾亂臺海或印太其他地區現狀將進一步破壞全球安全及貿易的穩定。貝尼亞強調,臺灣議題及臺灣的國際地位,應該在聯合國大會中被充分討論,而非避而不談。「現在,我們應該將長達數十年來,不公平的大樹連根拔起,並讓『中華民國—臺灣』在聯合國中佔有一席之地。」海妮也說,聯合國秘書處更應終止對包括新聞工作者在內所有臺灣護照持有人的歧視性做法。

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 General Assembly)總辯論24日進入第2天議程,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發言時表示,擾亂臺海或印太其他地區現狀將進一步破壞全球安全及貿易的穩定。地理距離無法提供任何保護—任何地區的安全均與其他地區的安全直接相關。

▲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圖/翻攝自聯合國官網)

友邦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則提到,巴拉圭的原則外交,並非僅是一時權宜,而是建立在信念基礎之上。當我們看到另一個民主國家遭遇生存威脅時,巴拉圭也將堅定展現道德信念。捍衛民主價值必須具有一致性,不應受地理隔閡或利益計算而有區別;若信念正確就應繼續堅持,且非衡量政治利益而做出決定。

貝尼亞指出,巴拉圭與中華民國臺灣67年的邦誼令人引以爲傲,臺巴邦誼建立在民主價值之上,印證兩國合作超越利益。當然,與臺灣建立關係的決定,讓巴拉圭付出經濟代價。但請相信,做正確事情是無價的。

貝尼亞強調,臺灣海峽日益升高的緊張局勢令人憂心,侵略性節節升高的軍事演習、持續不斷的空域侵擾、充滿挑釁的語言措辭,都將使區域緊張局勢不斷攀升。這不僅影響亞洲地區,更可能破壞全球秩序。

「各位先生女士,我必須清楚明確,不帶任何含糊怯懦的表示,臺灣必須這個論壇中(係指聯合國)擁有一席之地」,貝尼亞重申,臺灣必須在這個論壇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是一個公平正義的問題。臺灣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外,有損聯合國之法理公平性。兩千三百萬勤懇刻苦且有尊嚴的臺灣人民,更不應在多邊主義中被視而不見。

貝尼亞認爲,恰如其他國際組織一樣,臺灣議題及臺灣的國際地位,應該在聯合國大會中被充分討論,而非避而不談。「現在,我們應該將長達數十年來,不公平的大樹連根拔起,並讓『中華民國—臺灣』在聯合國中佔有一席之地。」

友邦馬紹爾羣島總統海妮(Hilda Heine)也說,儘管臺灣這個島國是馬紹爾羣島共和國及全世界推動永續發展目標、技術合作與促進區域和平的重要夥伴,卻一再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的重要討論之外。

海妮指出,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一再遭錯誤詮釋爲代表對「一中」「聯合國規則」的共識,這是在本機構未曾出現的誤導及操弄。雖然該決議確實決定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但未曾授權或同意質疑或否定一個獨立民主國家的主權。

海妮強調,聯合國秘書處更應終止對包括新聞工作者在內所有臺灣護照持有人的歧視性做法。所有會員國也應清楚認知,任何受曲解聯大第2758號決議影響而具政治性的舉措,都不可成爲依據國際法對臺灣進行軍事侵略或脅迫的正當理由。

▼捷克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圖/翻攝自聯合國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