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四寶Q2虧損250億 油價下跌、對等關稅、臺幣升值衝擊
臺塑集團10日公佈第2季自結數。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塑集團昨(10)日公佈第2季自結數,受到油價下跌、關稅戰致市場觀望及新臺幣升值三大因素影響,臺塑(1301)、南亞、臺化及臺塑化四大公司第2季全陷虧損,合計單季虧損金額逾250億元,上半年虧損總額213.2億元。
臺塑四寶昨日也公佈6月合併營收,合計1,135.03億元,月增7%、年減10.3%。跟5月相較,四大公司表現呈兩好兩壞,臺化營收247.92億元,月增4.5%;臺塑化營收537.57億元,較上月大增18%;臺塑6月營收143.62億元,月減3.3%;南亞營收205.89億元,月減6.19%。
臺塑四寶Q2暨上半年自結獲利
臺塑第2季稅後虧損66.26億元,與上季比由盈轉虧,累計今年上半年虧損65.75億元。臺塑表示,美國自第2季起發動關稅戰,對各國課徵10%至50%對等關稅,影響石化產品需求,加上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且中國大陸持續擴建新產能,低價出口,產品利差縮小,造成第2季本業虧損。
南亞第2季稅後虧損41.18億元,與上季比也是由盈轉虧,累計上半年稅後虧損36.65億元。南亞第2季虧損主因包括臺塑石化等轉投資收益較上季不利, 且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急速升值, 產生高額匯兌損失。但是公司強調,第2季本業營業利益仍有13.1 億元,較上季明顯好轉,主因AI產業擴大投資,相關材料需求持續成長,使電路板等電子材料產品利潤提高;再加上關稅暫緩期內急單貢獻,帶動各產品銷售量及獲利增加。
臺化第2季稅後虧損68.21億元,與上季比虧損擴大,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後虧損72.63億元。臺化表示,市場持續觀望美國關稅協商結果,且俄烏戰爭尚未平息,以色列及伊朗又爆發新衝突,國際局勢充滿變數,造成石化塑膠產品行情寬幅震盪,供應寬鬆且臺幣匯率大幅升值,客戶維持剛需採購,壓縮產品售價成本去化困難,致營業損失擴大。
臺塑化第2季稅後虧損75.05億元,與上季比也是由盈轉虧,累計上半年稅後虧損38.2億元。臺塑化說明,第2季國際油品與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單季原油價格出現急跌後微漲,相較於上季原油價格爲急漲後下跌走勢,跌幅增加造成購料與存貨 損失;在烯烴事業方面,虧損也比上季增加,主因輕油價格隨原油價格漲跌, 第2季相較上季產生購料與存貨損失,加上主要產品與原料價差比上季減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