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Q2血崩逾250億!臺塑四寶拚Q3止跌回溫
臺塑表示,第3季爲石化產品的傳統需求旺季,有利公司產品銷售。這段時間,聖誕節裝飾用PVC、包裝用HDPE、飲料杯及水杯用PP、塗料及膠帶用AE等產品需求旺盛。另外,亞洲有9座輕裂廠計劃進行歲修,合計年產能達750萬噸,預計影響乙烯供應減少92萬噸。隨着下游衍生物配合歲修或減產,市場供應量減少,且中國大陸計劃啓動約人民幣1,380億元的消費品補貼資金,預計7月起逐步撥款,有望提振消費動能,進而帶動石化產品需求增加,對公司產品銷售形成有利條件。
臺塑強調,儘管第3季爲石化產品的需求旺季,且美中貿易戰有所緩解,有助需求增長,且多家亞洲輕裂廠安排歲修,進一步減少市場供應量,對公司銷售有利,但新臺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升值,且美國對等關稅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預計第3季的營業額將較第2季略微衰退。然而,第3季有現金股利8.1億元,將有助於挹注公司獲利。
南亞指出,7月合併營收較6月成長,第三季整體營收也優於第二季,主要來自電子材料與化工產品出貨增溫。電子材料方面,受惠電子產業進入傳統旺季,加上年中盤點後的庫存回補,伺服器與車載產品訂單穩定,高階通訊材料需求持續增長,帶動電子材料及電路板營收提升。化工產品方面,乙二醇在臺灣EG1/3廠與美國德州廠全能生產下,加上部分6月訂單延至7月交運,推升當月營收。丙二酚方面,下游需求穩定,市場價格持穩,臺灣BPA4廠完成定檢後產銷回升,大陸廠亦維持全能運轉,整體營收增加。可塑劑產品則因中國同業定檢,市場供給偏緊,行情微幅上漲,公司持續拓展至巴西、墨西哥、澳洲等市場,提高銷量。聚酯產品7月營收略增,主因美國地區紡用粒與成衣絲訂單增加,但因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下游需求觀望,第三季整體營收預估持平。塑膠加工產品方面,營運穩健,應用涵蓋多元產業,並持續拓展至醫療、車用及環保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提升差異化產品銷售,有助於整體營運成長。
臺化表示,下半年總體經濟變數仍持續存在,國際地緣政治情勢未明,俄烏戰爭尚難調停,不過以色列與伊朗的緊張關係已有緩解跡象,加上夏季用油需求帶動,有利芳香烴產品走勢,加工差可望回升。6月營收已有明顯回升,預計7月也將延續此趨勢,因此第三季銷售量可望優於第二季。不過,受限於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及臺幣升值壓力,售價可能下滑,預估第三季合併營收將與第二季持平。
臺塑化表示,6月下旬以色列及伊朗宣佈停火,油市逐漸迴歸基本面,7月5日OPEC+決定8月增產54.8萬桶/日,高於市場預期的41.1萬桶/日,4至8月累計增產約192萬桶/日,使全球原油供給持續增加。加上美國政府陸續公佈部分對等關稅,但關稅8月1日才正式實施,尚留有緩衝期讓各國與美國協商或提出替代方案,儘管最終可能下調稅率,但仍會被課徵關稅,不利全球經濟成長與油品需求,令油價上檔承壓。不過,夏季大西洋颶風可能破壞美國原油供給,加上全球原油與油品庫存偏低,及伊朗對核協議態度反覆,爲油價提供下檔支撐。臺塑化方面,第3季煉油廠日均煉量約47.3萬桶(產能利用率88%),輕油裂解廠OL#2將進行年度定檢,並配合下游實際需求,預估產能利用率爲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