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四寶第3季賺進130億元 臺塑化單季EPS 0.9元表現最佳
▲臺塑企業內湖大樓。(圖/臺塑提供)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國際原油回穩,轉投資收益挹注,臺塑四寶第三季營運除臺塑(1301)仍爲虧損之外,南亞(1303)、臺化(1326)以及臺塑化(6505)順利轉虧爲盈,臺塑化單季稅後淨利8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9元,南亞單季EPS 0.41元、臺化單季EPS 0.3元,臺塑每股稅後虧損0.09元,合計四家公司單季賺進130億元。
美國對等關稅、中國大陸石化業持續擴產,造成市場供給量增加,壓抑石化產品售價,臺塑各主要產品價格季跌4~15%,本業依然虧損26億元,惟現金股利挹注,認列轉投資收益增加,稅後虧損減少至6億元,每股虧損0.09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虧損1.13元。
南亞受惠IC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產品利益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獲利穩定,且轉投資公司南亞科(2409)、臺塑化第三季營運轉虧爲盈,加上匯率走穩,自結單季稅後淨利32.6億元,EPS 0.41元,創近八季來新高,前三季每股虧損0.05元 。
臺化本業營運改善,加上轉投資、現金股息挹注,第三季營運順利轉虧爲盈,稅後淨利17.87億元,EPS 0.3元,前三季虧損縮減至54.95億元,每股稅後虧損0.94元。
臺塑化爲臺塑四寶當中第三季營運表現最佳者,單季不僅轉虧爲盈,EPS 0.9元爲四家之首。臺塑化指出,西方國家擴大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支撐原油價格處於高位震盪,第三季產能利用率達90.3%,產品銷量同步上升,帶動營業利益增加。
臺塑化第三季烯烴事業虧損亦較前一季改善,主要是地緣衝突,輕油供應吃緊,價格逐月走強,第三季購料與存貨有小幅獲利;另外,當季季底的各項存貨進行評價,第三季認列17.8億元的存貨評價回升利益,第二季則是認列15.5億元的存貨評價損失,一來一回存貨有利數爲3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