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四寶第3季僅臺塑小虧 其餘三公司都成功轉盈 臺塑化大賺近86億元
臺塑四寶13日公佈第3季財報。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塑四寶13日公佈第3季財報,受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底定,市場疑慮減緩,原油價格趨穩及轉投資獲利貢獻等因素,除了臺塑(1301)仍然小虧6億元之外,南亞(1303)、臺化(1326)及臺塑化(6505)三公司與上季比都成功扭轉頹勢、轉虧爲盈,臺塑化單季更大賺近86億元。
臺塑表示,受美國對等關稅及中國大陸石化同業持續擴建影響,需求減少,且市場供給量增加,致公司今年第3季各主要產品價格都比第2季下跌,幅度介於4~15%,本業更是虧損26億元,比上季虧損增加11億元,但因現金股利及認列轉投資收益增加,合併稅後虧損6億元,比上季虧損減少60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09元。
南亞第3季稅後利益爲32.6億元,與上季虧損41.18億元比,順利轉正,第3季每股稅後純益(EPS)也交出0.41元,爲近八季以來新高。南亞表示,第3季獲利成長主要歸功於IC載板等高階電子材料產品利益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獲利穩定,且轉投資公司南亞科(2408)、及臺塑化皆於本季轉虧爲盈,再加上匯率走穩,外幣兌損大幅減少所致。
臺化第3季稅後淨利17.87億元,與上季比也是順利轉正,單季EPS 0.3元,較上季增加1.46元。臺化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大致底定,市場疑慮減緩,原油價格趨穩,主要產品雖面臨供應寬鬆且客戶維持剛需採購,但透過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去庫存調產能,減少庫存損失,拓展利基產品開發新客源,擇優接單控量保價,提升產品利差,致營業利益回升,單季營業虧損減少23.3億元。
另外,臺化第3季來自營業外淨收益增加70億元,其中包括臺塑化等轉投資帶動權益法投資收益增加37.1億元,外加兌盈增加26.5億元,及南亞和臺塑等公司貢獻的現金股利增加3.3億元。
臺塑化第3季稅後利益85.84億元, 較上一季虧損75億元比不僅轉虧爲盈,本季獲利交出非常好的成績,轉虧爲盈,單季EPS 0.9元。臺塑化說明,第3季本業的營業利益就增加166.8億元,其中煉油事業受惠第3季全球地緣衝突加劇,加上西方國家擴大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支撐原油價格於高位震盪,相較於上季原油價格急跌後小幅反彈的走勢,購料與存貨損失大幅減少,此外第3季產能利用率達90.3%,比上季增加12.4%,產品銷量同步上升亦帶動營利增加。
臺塑化第3季烯烴事業虧損也比上季減少,主要是第3季地緣衝突頻繁致輕油供應吃緊,推動輕油價格逐月走強,相較於上季輕油價格急跌後上漲走勢,第3季購料與存貨有小幅獲利。另外,臺塑化配合會計公報規定,針對當季季底的各項存貨進行評價,第3季認列17.8億元的存貨評價回升利益,比第2季認列15.5億元的存貨評價損失,有利33.3億元,臺塑化另外來自營業外的利益也增加35.5億元。
延伸閱讀
臺塑四寶9月營收出爐!臺塑、南亞都較上月成長 交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