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沒衝到「AI浪潮」 謝金河曾建議王文淵收購1公司:可惜沒突破

▲臺塑六輕廠區。(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AI人工智慧浪潮持續,各行各業紛紛投入其中,不過臺灣傳產「臺塑」就沒跟上這波浪潮。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透露,他曾建議臺塑收購陷入困境的小型核能公司,藉此轉型爲電力供應領域的重要玩家「可惜這些想法都沒有突破!」

謝金河指出,AI浪潮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產業格局,無論是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Broadcom)或安謀(Arm),這些科技巨頭的股價都因AI而水漲船高。同時,數據資料中心的建設如同滔滔洪流般涌現,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也成爲備受矚目的科技新星,象徵新時代的動力所在。然而,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投資AI不僅是押注技術本身,更是對運算能力的資本投入。

▲臺塑麥寮六輕園區。(圖/記者廖婕妤攝)

他進一步分析,隨着晶片技術從Hopper升級到Blackwell,資料中心和超級電腦的演進加快,運算能力不斷提升,但這也對電力供應提出全新挑戰。值得一提的是,奧特曼旗下的核能初創公司OKLO,去年募集到8.5億美元資金,今年股價已從5.36美元躍升至186.96美元,市值高達274.78億美元。雖然OKLO尚未有實際營收,但已獲得美國軍方訂單,並與多家大型科技公司簽約,未來發展空間令人期待。

小型核電技術的先行者NuScale曾一度面臨破產,股價最低時僅1.88美元。謝金河表示,他曾建議臺塑總裁王文淵收購NuScale,以此作爲企業轉型的契機。「那個時候我在想,臺塑石化把石化上中下游產業整合在一起,南亞專攻電子材料,臺化與福????全力深耕紡織上中下游產業,甚至要切入成衣業。」

謝金河認爲「臺塑以麥寮電廠爲核心,並且在電力多元化發展使力,不管是風力發電,太陽光電,到液化天然氣,核能,臺塑成爲全方位的電力公司,今天在Ai新時代,臺電只要喊出爲數據資料中心傳輸電力,就會佔有一席之地。可惜這些想法都沒有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