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集團AI轉型看見成效 創造年效益逾70億元

臺塑集團積極轉型升級,近年積極展開各項人工智慧(AI)專案計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塑集團積極轉型升級,近年積極展開各項人工智慧(AI)專案計劃,迄今爲止,五大公司首階段專案達成率已逾七成,創造年效益逾70億元,下一步除了力拚100%達陣外,也要向年效益200億元以上推進。

根據臺塑集團內部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爲止已立案2,724件,預計投資39.3億元以創造每年91.9億元的經濟效益。相關專案至今已投30.7億元,已創造年效益74.7億元,臺塑企業未來將繼續朝每年200~300億元經濟效益的目標繼續努力。

根據臺塑企業資料顯示,集團內參與各項AI專案計劃的主要公司包括臺塑(1301)、 南亞(1303)、臺化(1326)、臺塑化(6505)及河靜鋼鐵等五大公司,其中南亞預計展開的AI專案計劃數量928件最多,臺塑將投資15.75億元金額最大,目前五大公司仍在進行中的AI專案仍有815件,預計要再投資8.57億元來達成年17.29億元的效益。

臺塑企業表示,集團在2017年時,由於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拜訪臺塑企業管理中心主任委員王文淵,說明AI的功能及未來趨勢。王文淵認爲可藉由AI加大改善效益,並且認爲由製程同仁去推動效果更好,除了由臺塑企業捐助3,000萬元協助成立人工智慧學校,並指派各廠生產製程的同仁接受AI訓練,臺塑企業更在2024年自行於麥寮技訓中心成立AI訓練班。另外也整合企業內明志科技大學及長庚大學學術資源,開辦各項AI培訓課程,持續培養企業AI人才,落實全員AI基礎。

臺塑企業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臺塑企業推動製程智能化AI已有一定的成效,截至2025年6月底爲止,全企業AI專案已立案2,724件,預計投入39.3億元,年效益預估要達到91.9億元。這些專案現在目標達成率已有七成以上,實際完成了1,909件,實際投入30.7億元,年效益可達74.7億元,預期很快就能達到設定的初期目標,未來更將持續朝着王文淵定下年效益200億至300億元的目標努力。

臺塑企業強調,推動AI成功的關鍵爲主導者有堅定決心、掌握國際先進技術趨勢,以及良善的管理制度等,臺塑企業先從小、簡單做起,例如起步時從單一製程單元、或設備着手,成功後逐步開發跨製程單元AI應用,擴展至整廠AI整合朝採購、生產、銷售、交運、保養等層面串接,逐步從製造業蛻變爲智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