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暖陽行動 學生攜手光復從災後援助走向社會實踐

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啓動「暖陽行動補助計劃」,鼓勵學生投入花蓮光復鄉救災,展現青年公民意識與公共行動力。(圖/臺師大)

花蓮光復鄉近日遭豪雨與堰塞湖潰決侵襲,居民住宅與校園被厚重淤泥覆蓋,道路受損嚴重。災後短短數日內,臺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啓動「暖陽行動補助計劃」,鼓勵學生以行動迴應社會需求,並獲「臺師大50-60重聚校友羣」捐款支持。公告發布24小時內即完成200人報名,展現青年公民意識與公共行動力。

9月底至國慶連假期間,臺師大來自各系所學生帶着鏟子、手套與雨鞋前往花蓮協助清理。音樂系學生形容,一棟2層樓民宅需20至30人花上數小時僅能剷出「地板的一角」;地理系同學則說,當地居民遞水與飯糰道謝,「那不是我們幫他們,而是大家一起撐過去。」

體育系學生表示,親眼所見災況遠比網路影像更嚴峻,「1個人只有1把鏟子,但大家團結起來就有18把鏟子」,強調團隊行動的力量。此外,本次亦有來自15個國家的外籍學生參與,他們認爲身爲在臺生活者,有責任與同儕共同迴應社區需求。

學生們指出,救災現場真正重要的不是逞強,而是彼此照顧與輪替,避免熱衰竭、缺氧與受傷,這段經驗也成爲韌性與風險教育的實境課。亦有學生計劃將現場觀察轉化爲防災教育素材,讓更多人理解臺灣山區風險。

臺師大學務長林玫君表示,教育不只傳遞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在現實世界中行動、反思並承擔的能力。此行動未僅止於災後援助,而是讓青年在現場重新理解「社會責任」與「公共參與」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