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人赴德遭指是「中國通緝犯」盤查4小時 外交部曝德方說法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有國人日前搭飛機到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要入境時,被當作中國通緝犯,遭當地海關和警察盤查扣留4小時。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今(16日)表示,駐法蘭克福辦事處第一時間即接獲當事人急難救助電話並提供協助;歐洲司長黃鈞耀也補充,德方第一時間認定護照與本人有差距,已要求外館進一步釐清事件。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外交部部長林佳龍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指出,近期一位來自臺灣的出版人,在從曼谷飛往德國法蘭克福時,竟遭德國海關誤認爲中國籍通緝犯,被扣留4小時。林楚茵要求外交部徹查,並強調國際誤認,凸顯臺灣外交宣傳之重要性,呼籲朝野支持明年外交部媒宣費預算。
林楚茵在質詢中表示,即便國人持的是臺灣護照,在外貌上與中國人難以分辨的情況下,仍常遭誤認爲中國籍人士。此事件不僅影響當事人權益,也可能對臺德關係產生影響。
林佳龍迴應,駐德外館在第一時間即接獲當事人急難救助電話並提供協助;歐洲司長黃鈞耀補充,德方第一時間認定護照與本人有差距,已要求外館進一步釐清事件,提醒國人,若未來遇到類似情形,應即時撥打急難救助專線通報外館,以保障自身權益。
林楚茵指出,臺灣人在國際上遭混淆爲中國人,再度印證了「國際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她批評,外交部114年度「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經費」1.1億餘元遭全數刪除,其中國際傳播司媒宣預算4,070萬元也遭砍,導致多項外交宣傳計劃被迫中止。她強調,當臺灣失聲時,中國便能大鳴大放、扭曲臺灣形象。
林楚茵肯定外交部「窮則變、變則通」,持續透過文化外交、國會參訪等方式維持國際聲量,但也呼籲朝野應正視外交宣傳資源的必要性。
▼民進黨立委林楚茵。(圖/立委林楚茵國會辦公室提供)
針對此案件的處置作爲與相關因應,外交部昨迴應《ETtoday新聞雲》時表示,外交部一向重視旅外國人權益及安全,我國駐法蘭克福辦事處在事發當日接獲鄭女士的同事撥打急難救助電話通報後,即持續關切案情狀況,調查結束後也第一時間聯繫鄭女士表達關心。
外交部強調,外交部將持續關注後續相關情形,並在符合當地法令及國際慣例前提下,提供當事人所需的必要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