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明赴立院報告!中國仍是臺灣最大外部威脅 外交部應對方式曝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外交部提供)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明(16日)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林佳龍在書面報告中針對當前我國面臨的外部局勢、「總合外交」迄今重要進展或具體成果,以及規劃增編明年外交部部預算進行說明。報告中提到,中國仍然是臺灣最大的外部威脅;而外交部明年度預算較今年度增加109億餘元,主因是面對中國外交預算逐年大幅擴增,若我外交資源和能量未能獲得提升,恐難與中國的強烈攻勢及巨大資源抗衡。報告中也說,12國邦交關係均維持穩定,高層互訪展現篤實邦誼。

林佳龍指出,當前國際局勢正面臨更加嚴峻的不確定性與多重威脅,以及中國等威權政權加劇運用灰色地帶手法,使得我國的外交處境充滿挑戰。當前我國面臨的主要外部局勢挑戰包括:全球威權軸心加速集結擴張;中國利用3個「80週年」強化對臺統戰與法律戰;美國的經貿和關稅新政帶來更多的變數與不確定性;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升溫;以及中國仍然是臺灣最大的外部威脅。

林佳龍強調,中國持續對我國變本加厲武力恫嚇、外交打壓及經濟脅迫,同時不斷以灰色地帶侵擾、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等混合戰型態對我國步步進逼。此外,中國也持續在國際場域扭曲詮釋聯合國大會(UNGA)第2758號決議,將其與所謂「一箇中國原則」掛勾,圖謀塑造臺灣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假象,並企圖以此作爲對臺武力挑釁及阻撓臺灣國際參與的藉口。

而在鞏固邦誼、繁榮友邦部分,林佳龍提到,12國邦交關係均維持穩定,高層互訪展現篤實邦誼。過去1年多來,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馬紹爾羣島總統海妮(Hilda C. Heine)、吐瓦魯國總理戴斐立(Feleti Teo)、史瓦帝尼王國國王恩史瓦帝三世(Mswati III)、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ña)、瓜地馬拉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évalo)、貝里斯總理布里仙紐(John Briceño)、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總理龔薩福(Ralph Gonsalves)、聖露西亞總理皮耶(Philip J. Pierre)及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總理德魯(Terrance Drew)等10個友邦領導人訪臺,其他友邦高層來訪也絡繹不絕。

林佳龍指出,賴清德去年11月「繁榮南島 智慧永續」出訪我3個太平洋友邦;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年4月至5月期間以特使身分率團出訪教廷,出席先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喪禮及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就職典禮;本人自去年5月上任以來也已走訪我11個友邦。

針對價值外交成果,林佳龍說明,外交部以「總合外交雙12」(Double 12)開創臺灣外交戰略新圖像。除了12個邦交國之外,我們也將美、日、加、英、法、德及義等「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印太第一島鏈的韓、菲,以及澳、紐、印度等攸關臺灣安全的重要國家納入地緣戰略觀,凸顯拓展臺灣國際外交空間的決心。

林佳龍指出,從「價值外交」邁向「加值外交」。臺灣作爲世界一股良善的力量(a force for good),不僅讓許多國家在理念價值認同臺灣,更憑藉臺灣在半導體、AI等領域的優勢,與友邦和民主夥伴共築民主繁榮未來,爲世界創造加值。國際友人以具體行動展現對民主臺灣的支持。如自賴清德上任後迄今,外交部接待國外訪賓超過100國、600團並高達5,400多人次。

針對規劃增編明年外交部預算部分,林佳龍表示,爲了進一步提升臺灣外交力量,他上任後積極爭取合理提高外交預算及改善外交人員福利待遇,明年外交部擬編列總預算計新臺幣415億300萬元,較本年度305億8,700萬元增加109億1,600萬元。

林佳龍說明,主要原因是面對中國外交預算逐年大幅擴增,25年來規模暴增11倍,對我邦交國施壓利誘,並持續打壓臺灣國際空間等挑戰,若我外交資源和能量未能獲得提升,恐難與中國的強烈攻勢及巨大資源抗衡,因此外交部必須同時結合公私部門資源進行「不對稱外交戰略」。此外,外交部也研議調升駐外人員房屋補助、地域加給等待遇,盼各位委員能給予支持,鼓舞外交同仁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