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赴陸發展意願激增30% 未來「2大產業」是下一波創業爆點
▲2025年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四川交流會。(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成都報導
2025年海峽兩岸融合發展四川交流會今(22)日在成都市舉行,來自兩岸嘉賓、臺商臺企以及臺青創業家等共400多人蔘與。受到美國高關稅影響,不只臺灣企業,在陸臺商臺企也受到波及,相較長期耕耘「內需」市場臺商或臺青創業者影響較小,廣東臺青會長鄭明嘉分享,即使兩岸關係很差,他觀察過去一年臺青赴陸創業意願激增30%,十分奇特,來自成都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揚甚至透露,未來大陸有兩大產業是下一波臺青創業爆點,要好好把握。
本屆「川臺會」大陸方面出席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四川省副省長李文清、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國臺辦主任宋濤、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彭慶恩、國臺辦宣傳局局長陳斌華、四川省臺辦主任劉曉晨等人;臺灣方面出席有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秘書長尹啓銘、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張漢文、全國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等多位各省臺商會長代表、臺灣電電公會代表等人出席。
▲臺灣電電公會代表之一俞雨康。(圖/記者任以芳攝)
臺灣電電公會代表俞雨康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談及自己從事空中信號傳輸相關產業,之前已經開始轉型,包括現在AI的發展也開始有做連結,並且在10年前提前佈局,事先改變創新產品,這次沒有受到關稅戰太多影響。
「臺資企業優點就是一卡皮包走天下,創新改善求生存。」俞雨康也進一步說,危機也是轉機,對於兩岸的契機還是存在,兩岸同文同種同語言,生活習慣早已融合,相較早期改革開放初期,從廣東、江蘇到內陸四川,因爲交通不便利,融合比較差,現在基礎建設完善,甚至產業煉與各種科技由沿海一帶擴充到大西部,成渝一帶也是大陸主要的戰略地。
▲廣州臺灣青年之家會長鄭明嘉。(圖/記者任以芳攝)
廣州臺灣青年之家會長鄭明嘉受訪時也說,廣東大灣區,長三角以及大西部臺商早有憂患意識,五年前川普首次上任時息鞥對華關稅戰,臺商早作預案措施,很多的廠轉去東南亞,所以這幾年中國大陸跟越南的貿易量纔會急劇上升,越南出口到美國的貿易量急劇上升。
「臺商在上一波他做重大的準備,當然這次也受到影響,衝擊沒有上一次的大,可以面對現在更深層的衝擊。」鄭明嘉也說,大陸最近也會推出很多的惠及臺商措施,包括在資金等措施來降低臺商在這次中美貿易戰的傷害。」
談及兩岸局勢與關稅戰衝擊,臺青願意來陸發展?鄭明嘉也分享奇特現象,「即使臺灣限制交流,2024年下半年跟2025年的上半年,其實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意願比2023年激增成長30%,詢問度也比以前激增了50%以上,像是臺灣服務業,創業臺青、自媒體等羣體。」
▲成都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揚 。(圖/記者任以芳攝)
成都亞臺青海峽青年創業園總經理郭弘揚受訪時也指出,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全球包括出口型臺商,但也有很多臺商臺青在大陸發展「內需」市場,面向大陸廣大14億人的市場,受到衝擊比較小。
深耕大陸9年多,郭弘揚主要負責亞太金海峽創業園跟新店海峽創業園。他說,「大陸工廠市場廣大,競爭也很激烈,臺商創意產品與跟當地來比較還是有差異化。不管是我們產品,一些文化提供的服務,在這邊還是相當有優勢的,而且也相當突出的。」
他也分享,舉例四川有很多街道辦或村莊都想要做改造,本地文化創意模式比較雷同,反而臺灣企劃案出彩許多,像是龍泉驛都有很多我們臺灣青年鄉村振興改造案子。
郭弘揚也鼓勵臺灣青年先來走走看看,客觀來看大陸市場,比如說鄉村旅遊、鄉村改造會是下一個臺青創業的爆發點,養老產業板塊也將是未來新趨勢。舉例今年臺灣有很多的養老團隊來他的園區發展,包括康養醫療護理臺青人員,還有企業被推薦爲當地的市的養老協會的副會長。
郭弘揚也說,「不管是各行各業,只要是臺灣青年過來這邊發展,四川有9千多萬人口,輻射到整個西南城市,有3.2億人口市場,不管是各種產業,都容得下臺灣青年過來逐夢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