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溪及關山人工溼地生態導覽解說 即起開放機關學校團體申請
▲太平溪及關山人工溼地生態走讀導覽解說開放申請。(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臺東縣環境保護局在人工溼地保育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並積極推動太平溪及關山人工溼地生態走讀導覽解說活動,期望讓溼地保育理念融入民衆日常生活,深化環境教育。爲持續推廣溼地保育,即日起至9月30日,開放機關、學校或15人以上團體申請導覽解說,每場活動時間爲1至2小時,每團上限30人,每場域每日限2場,額滿爲止。課程地點可選擇位於臺東市區的太平溪人工溼地或關山鎮的關山人工溼地,活動全程免費,交通需自理。活動詳細資訊可於週一至週五上班時間洽詢專線089-359049王小姐。
臺東縣政府表示,溼地是地球的「碳銀行」,在減緩氣候變遷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不僅能降低洪水、乾旱及颱風對環境的影響,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還能提供適宜的棲息環境,吸引多樣候鳥及生物。此外,透過環保局辦理的溼地生態走讀活動,讓民衆能親自走進溼地,觀察並理解其生態價值。活動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及SDG17「多元夥伴關係」爲核心,邀請縣民共同參與,攜手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以行動守護美麗臺東。
臺東縣環保局指出,太平溪人工溼地及關山人工溼地皆屬於污水處理設施,除具備淨化水質的功能外,亦能營造生物棲地,維持生物多樣性,發揮環境保育價值。本次人工溼地導覽解說活動設計了三大主題,包括「溼地生態觀察」、「人工溼地設施介紹」及「水質檢測小實驗」,並透過「觀察、調查、探索」的學習方式,安排多元活動,讓參與者深入瞭解溼地生態環境。
環保局呼籲,環境教育不限場域與年齡,透過實地走訪與親身體驗,能夠讓民衆更加理解人工溼地的水質淨化原理及生態棲地營造方式,進而提升公衆對溼地保育及環境保護的重視,歡迎各機關、學校或團體踊躍申請參與,共同推動溼地保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