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新能源業務 還沒賺到錢

臺泥(1101)近年來朝「新能源市場轉型」之路走的辛苦,公司自2020年起進入再生能源、儲能與充電站領域,2024年新能源事業正式轉盈。但針對電池事業,董事長張安平在今年股東會上道歉:「電池業務還沒賺錢」,但不會放棄也會持續深耕。

張安平在今年股東會上表示,轉投資能元與三元能源科技兩家電池廠都已具備穩定出貨能力,獲得多家國際大型AI伺服器與航空廠商的認證與訂單。只是大陸電池價格大幅下殺,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加劇,臺泥集團的電池效率高、技術穩,但價格爲大陸電池的一倍以上,且材料成本全數仰賴進口,使競爭處於不利地位。

但是他強調,儘管短期仍在盈虧邊緣,臺泥電池事業體仍努力新一代電池的驗證、優化製造流程以降低成本,將拓展AI伺服器、機器人與航空等高端應用市場。

展望2025年,臺泥預計綠電年發電量將突破1億4,200萬度,供應3.4個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量。全球儲能裝置容量也將約達到2GWh,能在緊急情況下爲大約17萬戶家庭提供一整天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