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永康砲校搬遷 2700棵喬木留原地

永康砲校陸續遷移中,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永康砲校創意園區區段徵收開發計劃」,強調將保留園區超過2700棵喬木,打造綠意盎然的空間。(地政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永康砲校預計年底前完成遷移,刻正陸續搬遷中,舊砲校基地原規畫多項設施及場館進駐,但地方鄉親許願「留白」,臺南市政府迴應這份期待,確定保留園區逾2700棵喬木。面對砲校陪伴在地人走過73年,永康區公所計劃年底安排鄉親巡禮,讓鄉親好好與砲校道別。

歷經長達20多年漫長等待,位於永康蛋黃區的砲校終於將在今年底正式搬遷至關廟湯山營區,原址同步啓動永康創意設計園區第2期區段徵收,先前也舉辦說明會聽取民意。

臺南市政府地政局指出,砲校2期計劃區佔地面積69.03公頃,今年7月完成全區樹木調查,其中胸徑達120公分以上老榕有43株,除2株因道路建設需移植外,其餘皆原地保留。地政局長陳淑美指出,2期園區樹木普查與褐根病調查均已完成,將依據樹況與基地配置需求,展開妥善保留與移植規畫,多數民意則希望除保留綠樹,更期待「綠地最大化」,守住都會區難得的大面積綠意。

地政局提到,基地大部分樹木採原地保留或於區內移植,若少部分因嚴重枯死、健康不良或存在傾倒風險,在工程階段就會移除,並以綠廊設計串聯樹羣,營造人與自然共處的友善空間。

永康砲校預計本月底完成搬遷,永康區長李皇興表示,隨着砲校陸續遷移,近來不少鄉親反映,「想到未來重劃後,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麼久的砲校就再也看不到了,有點感傷」。

他說,砲校在永康已有73年曆史,是永康人的共同回憶,但一般民衆其實無法進入砲校一窺究竟,20日他將率里長進入砲校參訪,當天也會致贈「砲彈水壺」作爲道別禮物,後續將爭取趕在砲校基地重劃前,規畫年底時安排鄉親走進砲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