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守護綠色脈絡 永康砲校創意園區保留2700棵喬木

臺南市永康砲校創意設計園區以尊重土地、迴應社區期待爲規畫原則,保留園區超過2700棵的喬木,打造綠意盎然的休憩空間,更延續城市的記憶。 圖/南市地政局提供

臺南市政府推動「永康砲校創意園區區段徵收開發計劃」,舊砲校基地將由軍事用地轉型爲結合歷史記憶、自然生態與多元休閒功能的創意設計園區,市黃偉哲要求以尊重土地、迴應社區期待爲規畫原則,保留園區超過2700棵的喬木,打造綠意盎然的休憩空間,更延續城市的記憶。

黃偉哲表示,臺南不僅是文化古都,更是推動永續城市發展的先行者,未來園區將規劃主題綠地、友善步道與文創展演空間,提供市民豐富多元的使用機能。

砲校二期計劃區面積69.03公頃,基地內樹木繁茂,高聳老樹見證歲月痕跡,也展現都會區中難得的生態價值。目前地政局已完成全區樹木普查與褐根病調查,其中胸徑120公分以上的老榕樹43株,除2株因道路建設需移植外,其餘老樹都原地保留,並以綠廊設計串聯樹羣,營造人與自然共處的友善空間。

地政局長陳淑舉例,公14-3公園基地原有喬木494株,公13公園有617株喬木,大部分採原地保留或於區內移植,延續綠蔭脈絡。若有少部分樹木因嚴重枯死、健康不良或存在傾倒風險,在工程階段會移除,以確保園區安全與生態健康。開發區樹木以保留爲優先原則,確保這些老樹不僅繼續守護園區,也讓開發完成時民衆即有大樹可遮蔭乘涼,成爲市民生活中可親近的自然夥伴。

陳淑美表示,永康砲校創意設計園區的未來願景,象徵城市空間再生進入新的階段,開發工程設計秉持「保留綠脈、延續記憶」的理念,完整盤點園區內樹木資源,針對老樹及具生態價值的植栽進行調查與標定,儘可能原地保留或移植,確保原有綠蔭與自然景觀得以延續,讓這片融合歷史、生態與創新的土地,成爲市民找尋生活節奏與情感連結的重要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