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一日散步小旅行!西市場、咾咕石黃宅、五福商店 3大必訪歷史古蹟輕鬆踩點

臺南西市場,又稱大菜市,2025 重新開幕。 圖片來源/臺南市西門淺草公有零售市場 Facebook

想要深度體驗臺南,少不了從老屋與古蹟中看見府城獨有的魅力。帶你走訪 3 個具代表性的臺南古蹟景點:西市場、咾咕石黃宅、五福商店。西市場重現臺南人日常生活記憶;咾咕石黃宅訴說隱藏在宅第中的五條港文化厚度;五福商店則展現了老屋再生的文青風格,是臺南旅遊的必訪行程。

西市場(大菜市)|重現「全臺最華麗市場」

全臺最華麗市場-臺南西市場華麗重生。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在老臺南人的日常記憶裡,「大菜市」絕對是響亮的名字。西市場建於 1905 年,是南臺灣第一座現代化公有市場,當時由日人主導規劃,爲改善環境衛生而誕生。1912 年重建後,鋼筋混凝土結構搭配氣派的馬薩式屋頂、L 型建築格局,甚至設有噴水池與花園,場域面積超過 3 千坪,鼎盛時期號稱「全臺最華麗的市場」。

在老臺南人記憶裡,西市場是當時熱鬧非凡的大市集。 圖片來源/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1930 年代中庭廣場延伸出「淺草商場」,那個年代西市場的商品幾乎無所不包:魚貨、肉品、蔬果、成衣、生活用品,甚至 2 樓還有高級西餐廳進駐。西市場更一度發展成與臺北迪化街、彰化小西街並列爲臺灣三大布料集散地。

然而,隨着戰後市場重心轉移與 1966 年的一場大火,西市場逐漸沒落。90 年代海安路工程的延宕,更讓整個商圈凋零,只剩下幾家布行苦撐。老市場的繁華,就這樣沉睡了數十年。

臺南西市場,又稱大菜市,2025 重新開幕。 圖片來源/臺南市西門淺草公有零售市場 Facebook

2003 年西市場被指定爲市定古蹟後,修復計劃得以展開。2017 年啓動大規模整建,投入超過 3.6 億元,不僅修復了主體結構與屋頂,更重新規劃空間動線。廣場採用下沉式設計,將古蹟本體與「淺草新天地」串聯起來,讓遊客能自在穿梭於國華街、友愛街與市場之間,真正打開古蹟與城市的邊界。

臺南西市場(大菜市)。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臺南西市場(大菜市)。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臺南西市場,又稱大菜市,2025 重新開幕。 圖片來源/臺南市西門淺草公有零售市場 Facebook

如今走進西市場,除了能看見覆原後的屋頂與紅磚立面,還能遇見新世代的進駐者:古蹟本體內共有 66 攤文創、百貨、紡織類及 20 攤輕飲食小店;南區店鋪(原魚漿制面區)則規劃 23 攤熟食、百貨攤。

臺南西市場(大菜市)。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臺南西市場(大菜市)。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臺南西市場(大菜市)。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週末的廣場將不定期舉辦手作市集、音樂演出,市場成爲充滿生活感的文化舞臺。西市場喚醒了老臺南人的回憶,也點亮了年輕人的視野,新舊並存的獨特風景,場域混搭正是臺南的魅力所在。

隨着大菜市復活,臺南市場處吉祥物「菜奇鴨」周邊商品也受到高度注目。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五福商店|第一間由臺灣人創立的百貨

修復完成的五福商店。 圖片來源/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許多人知道「林百貨」是臺南第一間由日本人開設的百貨,而第一間由臺灣人創立的百貨則是楊添賜於 1914 年創立的「五福商店」,那個年代販售了許多時髦的化妝品、日本及西洋來的雜貨物件,是臺南阿嬤們嚮往的高級商店。

位於臺南中西區友愛街的五福商店,經過修復後,老屋 4 根柱體恢復原樣,「福」、「GOFUKUSHOTEN」、「歐米百貨」、「階上卸部」、「五福商店」文字重現,整棟建築恢弘氣派,入夜點燈更華美優雅。

五福商店內部現由 LE LABO 臺南店進駐,是結合選物、展覽、咖啡的複合式店舖,仍可看到傳統特殊工藝「白灰壁」、地板灰色洗石子與六角造型磁磚、古典花磚牆面、白色丁掛磚和流蘇泥塑裝飾,呈現日治時期臺灣很流行的 Art Deco 混搭藝術風格,就算不買香氛,也值得來走走。

老建築五福百貨修復成爲 LE LABO 臺南店。 圖片來源/LE LABO

老建築五福百貨修復成爲 LE LABO 臺南店。 圖片來源/LE LABO

這裡宛如縮影般呈現臺南日常,來到五福商店,不只是購物這麼簡單,更是走進歷史與生活的交會點。

老建築五福百貨修復成爲 LE LABO 臺南店。 圖片來源/LE LABO

咾咕石黃宅|府城巷弄裡的百年古宅

臺南信義街咾咕石黃宅。 圖片來源/原間攝影工作室,朱逸文攝影

2025 引起話題的臺南神秘老宅修復完成,這棟座落於「咾咕石港」的宅第,是 1930 年代一戶來自屏東的黃姓家族所建,百年來見證了臺南五條港區風華,也漸漸走進沉寂的歷史之影。

如今咾咕石黃宅以「建築美術館」全新姿態對外開放,化身結合建築教育、展覽及空間美學的新型文化場域。老宅保留了三落古厝原有架構,並新增木構屋頂,以自然採光與木折板設計,創造出如山巒般的律動感,喚醒沉睡的空間生命。

臺南信義街咾咕石黃宅。 圖片來源/原間攝影工作室,朱逸文攝影

臺南信義街咾咕石黃宅。 圖片來源/原間攝影工作室,朱逸文攝影

延伸閱讀》臺南信義街最美百年老宅蛻變爲建築美術館 神秘「咾咕石黃宅」正式開放

地面則以日本工藝「金繼」概念進行補修,裂縫不被遮掩,反而成爲時間流動的證據與美感延續。

走進咾咕石黃宅,深刻感受到是進入一個歷史仍在呼吸的空間,適合喜歡歷史、建築和文化的旅人細細品味。

延伸閱讀》

來去森林住一晚!白天健行看雲海、晚上觀星,大雪山小木屋迴歸開放住宿

日月潭畔 阿里山中 宜蘭海濱 一杯一產地 尋找臺灣咖啡獨特韻味

※本文由《欣傳媒》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