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捷運綠線議員提「永華路全面地下化」交通局:成本將大增
臺南捷運綠線可行性研究新方案,其中核心市段采地下化,並穿過運河再出地面。圖/臺南市交通局提供
臺南捷運綠線路線至今仍未定案,交通局最近完成綠線修正方案,在市區地下段以潛盾工法避開文資及景觀衝擊,並往西延伸至永華路二段,穿越臺南運河河牀底下再出地面,議員今質詢指安平居民認爲「永華路爲何不全面地下化」,並改走安平運河疏解安平觀光交通;交通局說明是基於經費和工程可行性。
臺南捷運綠線規畫一波多折,路線多次更改,目前可行性研究案規畫19個站點,分成安平段、核心市區段及永康歸仁段,兩側高架中間在市區歷史街區採用潛盾工法,並往西延伸至永華路二段,「鑽地過河」路線將直接穿越臺南運河河牀底下通過。
議員李啓維上午在議會質詢指出,捷運綠線在市區路段從高架改爲地下,預計過建平路後再出土,但地方質疑前段永華路是地下、後段卻變高架,建議永華路應全線地下化,並走臺南運河段,並在漁光島設站,解決安平的觀光人潮問題。
交通局長王銘德說,選用跨座式單軌選擇理由是景觀衝擊較小、造價較低,僅遇歷史街區等無法避免時才采地下,若永華路全線地下化,成本恐大幅墊高。目前路線是兼顧財務負擔與工程可行性;漁光島站是在億載金城站,就設在漁光橋下方,若走運河南岸的運量不如永華路,且對民宅衝擊更大,希望市民支持新方案加速路線定案
王銘德表示,綠線已辦過5次說明會,在市區段民衆較擔心的是施工期間的交通黑暗期,以及地下段過運河的施工安全性,這部分採「潛盾工法」,因開挖深度比河牀更深,此技術爲國內外都市捷運常見方式,施工經驗相當成熟、安全性高,民衆可放心。顧問公司已着手修正報告書,預計明年4月定期會前送交議會支持,再爭取中央覈定。
綠線爲臺南東西向捷運骨幹,全長17.23公里,東起市道180與臺39路口,行經平實轉運站、臺鐵臺南站、舊城區、市議會至臺南地方法院,全線設19個車站,其中7座地下車站(G8至G14)、12座高架車站。
規畫站點,G1保吉路、G2大灣民族、G3大灣南興、G4崑山科大、G5復興裡、G6平實轉運站、G7小東東興、G8成功大學、G9成大醫院、G10臺南車站、G11臺南醫院、G12南市美術館二館、G13永華海安、G14市政府、G15永華文平、G16永華育平、G17安億轉運站、G18億載金城、G19臺南地方法院,其中成大、成醫、市政府站都是地下車站。站距平均800公尺至1公里,地下段更密集,每500至800公尺一站,步行10至15分鐘即可抵達,轉乘更爲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