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佳里牛蒡因氣候異常「長不大」 農民欲哭無淚
臺南佳里牛蒡進入採收期,但受年初氣候異常天冷,導致牛蒡長不大,長度幾乎縮水剩一半。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佳里爲牛蒡種植主要產區,但去年年底幾波連續大雨,導致種植期延後,今年初又因低溫來襲,導致牛蒡長不大,佳里區農會今上午前往牛蒡田會勘,原本長逾90至100公分的牛蒡,今年僅剩下一半,產量也「打對摺」剩下一半,讓農民欲哭無淚。
佳里區農會總幹事楊豐濱表示,佳里以種植高品質牛蒡著稱,但近年來因農村人口老化、人工短缺,種植面積逐年遞減,今年種植面積約20公頃,初估年收量約300公噸,整體產量相較往年少了一半,目前頂級牛蒡產地價平均每公斤約50元,市場以國內內銷爲主。
牛蒡產銷班班長黃榮昌也說,牛蒡一般約在每年11月開始種植,但去年種植期間頻頻遇上連續大雨,牛蒡一種就下雨,直到12月才順利種植,孰料,今年農曆春節期間氣候異常天冷,導致牛蒡生長受到影響,採收期也延後將近1個半月。
他提到,往年牛蒡平均長度約可達100公分,今年只有45至50公分左右,外型粗細也相對縮水,且今年每分地產量約1至1.5公噸,產量幾乎少了一半,真的是欲哭無淚。
佳里牛蒡正值採收期,農民今趁好天氣趕緊聘工下田採收,楊豐賓今早率農會推广部人員前往牛蒡田實地會勘外,佳里區農會今年也將持續牛蒡節產業文化活動,預計6月7日登場,除讓更多民衆認識牛蒡產業外,也希望讓大家瞭解傳統農業流失的困境。
臺南佳里牛蒡因去年年底幾波連續大雨,導致種植期延後,今年初又因低溫來襲,導致牛蒡長不大,佳里區農會今上午前往牛蒡田會勘,原本長逾90至100公分的牛蒡,今年僅剩下一半,產量也「打對摺」剩下一半,讓農民欲哭無淚。記者萬於甄/攝影
佳里區農會總幹事楊豐濱(右)今早率農會推广部人員前往牛蒡田實地會勘。記者萬於甄/攝影
臺南佳里牛蒡進入採收期。記者萬於甄/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