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國美館 陳澄波後人捐2000畫作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25日揭牌,陳澄波長孫陳立栢(右)代表家屬簽署捐贈典藏意向,強調鬆了一口氣。(曹婷婷攝)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25日揭牌,陳澄波等13位前輩藝術家家屬簽署捐贈意向,已故藝術家陳澄波長孫陳立栢代表捐出陳澄波最後2000件作品。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當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詮釋我們的歷史、藝術史,「臺灣曙光已經來了!」

包括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臺南市長黃偉哲、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主任黃宏文等人昨爲落腳南美館2館的南國美籌備處揭牌,2027年正式上路並定位爲「臺南的MoMA」。

文化部表示,這2年會盡速完成場館發展規畫、典藏制度訂定等,並積極研議成立行政法人法制作業。面對南美館從2館變1館,恐衝擊營運量能,文化部也說,緊鄰1館的農田水利署辦公空間已敲定將作爲南美館舍,未來也會持續與南美館合作。

李遠提到,今年文化部編列1億元改造首府大學作爲保存捐贈文物的聯合庫房預算全遭刪除,「當下我很難過,但這和100年來臺灣在歷史上所受不平等對待以及前輩藝術家遭受苦難比起來,不算什麼。」

25日也是陳澄波忌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說,簽署捐贈意向後,家屬功成身退。照顧作品不易,樂見國家承接。陳澄波作品有三分之二在私人藏家手上,是很久以前阿公賣出,家屬僅能捐出自己手上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畫、水墨、素描約2000件,兄弟姊妹各留1、2幅。

陳立栢說,他回臺第13年,昨爲第25次捐贈,過去是10幅、20幅捐出去,這次是將剩下作品全捐了。他透露早年出國時,父親對他說「你們兄弟倆要好好打拚賺錢,每人要拿1億回來,幫阿公整理這些東西」。他說,30年後終於聽懂,因這些年早就花了不只2億。

他說,臺灣有臺積電卻沒有近現代美術館,是不對的,希望從這個館開始,往後大家出國除介紹夜市、臺積電,也能跟人家說,我們擁有一座近現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