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最後2千件作品全贈南國美 後代曝心聲:功成身退
南美館2館「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啓蒙」展覽,展出陳澄波「清流」、「嘉義遊園地」及從未曝光作品「南海普陀山」(從右至左)。(曹婷婷攝)
13位前輩藝術家的家屬,今天於南國美揭牌儀式上,共同簽署捐贈典藏意向。(曹婷婷攝)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掛牌日的今天同時也是陳澄波忌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說,很高興終於盼到這座近現代美術館成立,今天簽署捐贈意向後,家屬功成身退也鬆了一口氣,要顧這些作品不容易,必須賺很多錢來維護,樂見國家願意承接。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右)今天簽署捐贈典藏意向後受訪表示,鬆了一口氣。(曹婷婷攝)
這是陳立栢回臺第13年、第25次的捐贈。他說,以前都是10幅、20幅捐贈,這次是把剩下的全部捐出去。他表示,對他們兄弟姊妹來說,照顧這些作品光是收藏、保險、修復,壓力很大,要確保每年生意很好、賺到很多錢,不然中間就會斷掉了。
他透露,以前離家出國時,父親曾對他說過一句話「你們兩個兄弟要好好打拚賺錢,每個人要拿1億回來,幫阿公整理這些東西」,他說,30年後終於聽懂,因爲我們花了不只2億元了,以後家屬們就算是功成身退。
一口氣捐出所有陳澄波作品,他說,「以後就是大家的東西,大家一起看」,提到兄弟姊妹們都只會各自留1、2幅畫,至於父執輩如叔叔、伯伯、姑姑等手上作品不包括在內。他也強調,經常從報上看到陳澄波拍賣天價,都與他們無關。
陳立栢重申,臺灣有臺積電,卻沒有近現代美術館,是不對的,全世界所有文化大小國,近現代美術館是民族標誌性的主要館舍,當出國大家在講梵谷、高更,我們有什麼可以講?除了賺錢以外,也要賺一點文化素養,希望這個館開始,往後大家出國時,除了介紹臺灣夜市、臺積電,也能跟人家說,我們擁有一座近現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