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府城南門段城垣 塌18公尺
237年曆史的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南門段城垣傾斜崩塌長達18公尺。(曹婷婷攝)
臺南日前罕見豪雨不歇,有237年曆史的國定古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跡」南門段城垣禁不起長時間雨水沖刷,地基土石嚴重流失,6日傍晚驚傳約18公尺城牆已傾斜、塌陷深度1.5公尺,是城牆逾200年來首遇天災,已緊急防護並圍起封鎖線。臺南市文資處長陳思瑀8日表示,首要任務爲穩定結構,初步先以5個鐵架緊急加固,避免繼續傾斜,再討論如何將城牆「扶正」,最快下週進場加固搶修。
今年爲府城建城300年,現存府城城垣殘跡以南門段、小東門段較完整,全長70公尺的南門段傳出其中18公尺傾斜倒塌後,文史界人士嘆「200年一遇暴雨,竟讓逾200年古蹟受害,始料未及!」盼政府正視如何因應極端氣候下保存古蹟的課題。
位於中西區樹林街的南門段城垣殘跡以三合土興築而成,部分牆段爲臺南女中校園圍牆,1985年列三級古蹟後,當時曾修復城垣周邊局部外層版築傾倒、內層土方流失等問題,此次因雨倒塌,校方跟文資人員直呼「非常罕見,想都沒想過!」
日前丹娜絲、西南氣流豪雨成災,目前仍在重建期,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昨接力生成,中央氣象署昨北修楊柳颱風路徑表示,颱風13日至14日最靠近臺灣,雨勢以東半部首當其衝,路徑仍有北轉或偏西可能,若北轉不排除撲臺、發佈海陸警,11日爲觀察動向關鍵時間。
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說明,若太平洋高壓減弱,颱風路徑將北轉通過臺灣,暴風圈13日恐籠罩全臺,但環境不利發展,可能以輕臺或持續減弱狀況靠近臺灣;若高壓偏強,颱風將偏西通過巴士海峽,有機會以輕臺通過。
張竣堯指出,無論路徑爲何,東半部降雨首當其衝,南部以午後雷陣雨爲主,若偏西通過巴士海峽,也會伴隨雨勢影響中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