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東區商圈 前景可期
東區房產後市有三大利多,包括捷運藍線、平實轉運站,以及南臺南車站等建設開發,未來通車後,將串聯主要生活圈臺南東門路商圈。記者劉學聖/攝影
臺南市東區受益規劃完備、生活機能完善,近幾年來房價明顯上漲,以中古大樓行情來看,五年來漲幅逾五成。未來在捷運藍線、平實轉運站和南臺南車站等建設陸續完工下,將進一步帶動當地房市上攻。
信義房屋(9940)臺南文化店專員吳謹恆表示,東區位於臺南市西南部,因其位於舊臺南市東側而得名。區內人口約有18.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1.4萬人,以人口數而言是臺南市第三大區,僅次於永康區、安南區,但人口密度則居全市最高。
周邊歷年行情、區域成交概況。
1970年代,東區多次進行土地重劃,以滿足人口增長,其間許多軍事用地也釋出供都市計劃使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期重劃區、後甲重劃區、虎尾寮重劃區等。
以第四期重劃區來看,位於竹篙厝,設有臺南文化中心、監理站、地政事務所、區公所、市立醫院等設施。後甲重劃區毗鄰成功大學,位於公園道與外環道間,現發展爲文教住宅區。虎尾寮重劃區位於仁德交流道旁,原爲高鐵臺南站預定地之一,但後來轉爲住宅用途。
東區自早期即爲城市發展的重心,以成功大學爲核心,逐步向永康、仁德等周邊地區擴展;在擁有知名的大學與醫療資源,加上全臺南升學率前四名的國中,有三所包括後甲國中、復興國中和崇明國中位於東區,使其成爲一個適合從小成長、升學到就業的理想地段,實現「一地成長、一生紮根」的生活藍圖。
東區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也均具備完善機能。包括成大商圈、南紡購物中心,以及未來即將進駐的好市多,滿足日常食衣需求。區內各處重劃區規劃良好,市容整齊、綠地豐富,讓居民享有「離塵不離城」的宜居環境。交通方面,鄰近仁德與大灣交流道,南來北往通勤便利。
東區的購屋族羣以自住型買家爲主,目前新建案與預售屋成交單價約落在每坪50至60萬元之間。不過,由於新建案普遍坪數偏小,對於習慣寬敞空間的臺南人來說吸引力有限,因此較受歡迎的是地段優質、屋齡約10至20年的社區產品,例如位於文化路的「太子系列」大樓,成交價約每坪40萬元左右。
觀察近五年中古屋大樓平均房價變化,2020年約在每坪24萬元,至2024年底漲至每坪37萬元,漲幅逾五成。
展望東區房產後市,吳謹恆指出,截至目前爲止,有三大利多,包括捷運藍線、平實轉運站,以及南臺南車站等建設開發。以第一期藍線路線來看,將行經永康區中華路、東區中華東路、東門路及仁德區中山路,爲臺南市人口密集的發展核心區。並且串連醫療、學校、娛樂、休閒、文藝及重大交通轉乘節點,全線長度約8.39公里,共設置十座高架車站及1座維修機廠,採高架跨座式單軌系統。未來通車後,將串聯主要生活圈,紓解市區交通壅塞,象徵臺南邁向捷運城市的重要里程碑。
其次,平實轉運站面積約1.42公頃,臺南市府以BOT方式開發,由南仁湖企業投資超過54億元開發興建;全案分爲二期開發,第一期規劃興建地下6層地上13層的複合轉運大樓,規劃15席大客車轉運站空間,590席小汽車及1,000席機車停車空間,並引入百貨零售、餐飲服務、休閒娛樂及辦公室等複合型機能。該開發案已於2023年9月動土,依契約預計於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啓用後可望爲周遭帶來更大的交通和消費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