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含軍售?華府目標清單曝光 專家:難怪多國不敢報復

美媒披露,美國川普政府與各國進行關稅談判時擬定了「談判目標」清單,包括擬要求臺灣等增加國防支出及採購更多美國軍備。畫面爲2024年漢光演習中,我軍發射FIM-92單兵攜帶式刺針防空飛彈。(圖/美聯社、國防部提供)

美國川普政府對全世界調高對等關稅稅率,目標不只是官員宣稱的縮小貿易逆差這麼簡單,根據美媒披露的「談判目標」清單,華府與各國進行貿易談判時還與國防議題掛勾,包括擬要求臺灣等增加國防支出及採購更多美國軍備,還施壓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建立更緊密的國防關係。

《華盛頓郵報》9日報導,4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暫停針對數十國的對等關稅措施、以展開貿易談判後,美國官員草擬計劃,以對中國周邊國家施壓,建立更緊密的防禦關係,包括採購美國軍備及讓美軍船隻停泊港口。

其中包含一份「補充談判目標」的8頁清單,美國官員承認可能的協議中將涵蓋軍事基地等「傳統上貿易協議不會涵蓋」的事項,這些談判文件包含各部門應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要求提出的建議,文件上的日期顯示是5月1日的草案。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提案與建議是否在美國與各國的談判中被提出,不過其中有文件顯示,川普政府官員計劃敦促臺灣、印度、印尼等增加國防支出及擴大采購美國軍備。

部分美國官員也設想利用貿易談判來抑制中國大陸的戰略影響力,根據美韓貿易協議初期草案,美國的其中一項目標是南韓發佈政治聲明,「支持駐韓美軍靈活部署,以便在繼續恫嚇北韓的同時更好地威懾中國」,華府也希望南韓增加國防支出,較去年的GDP 2.6%提升至3.8%,並且增加支出,支持2萬8500名駐韓美軍的駐軍費用。

川普政府官員也希望,透過對柬埔寨商品課徵49%關稅,說服柬埔寨讓美國海軍軍艦每年停靠位在西南方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並進行演習;文件也顯示,美國希望柬埔寨阻止中國海軍在雲壤基地外圍部署。美國愈來愈擔憂中國海軍在雲壤基地出沒,因爲從該基地出發,可直接進入有領土爭議的南海水域。

華府也擬敦促以色列撤銷中國企業在以國第3大城海法(Haifa)港的所有權。2015年,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取得在海法港經營自動化貨櫃處理設施的25年合約。美國對中國企業經營海法港其來有自,因爲美軍船隻經常停靠鄰近海法港的以色列海軍基地。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計劃主任勒克(Philip Luck)評論,這或許解釋了爲何多數國家並未報復美國的關稅措施,「他們不認爲這只是一場經濟競賽,他們擔憂情勢升級,包括美國退出北約或改變軍事部署」。

美國官員也討論了施壓夥伴國家對美國企業讓步。例如,貧窮的非洲南部小國賴索托被課徵50%關稅,美國要求賴索托政府與多間美國企業達成交易。

針對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言人拒絕迴應,不過一名匿名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這份草擬文件確實在政府內部造成衝擊,「通常不是這樣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