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稅談判不明 新臺幣成交量創近半年新低
臺幣匯率示意圖。資料照片
臺股5日隨美股大漲,反彈近300點,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開盤也重返29.8價位,惟美元轉強,主要亞幣陸續拉回,新臺幣匯價隨之轉爲震盪偏貶,但因關稅談判進度不明,市場預期結果不會太好,整體交投呈現觀望,終場小貶作收,且上午成交量低至僅2.93億美元,全日兩大成交量合計也僅10.73億美元,創下2月8日補班日以來,近半年新低量。
臺北金融市場股匯5日同步下挫,臺股大跌作收、新臺幣則在狹幅區間橫盤整理,早盤雖一度貶回29.941元,但盤中升貶互見,終場收在29.927元、小貶0.9分,總成交量僅剩10.73億美元,就連匯銀也直呼意外。
匯銀人士指出,新臺幣交投冷清,成交量大舉滑落,主要是是各方都在官位,首先是外資,雖然連兩天買超臺股100億元,但匯入規模沒有同步,且本週也沒有大公司股利發放,後續8月匯出量能也只會愈來愈少,外資從原本匯出煞車,暫時先停手。
其次是進出口商先按兵不動。匯銀人士分析,出口商在新臺幣來到30元以下價位,對於拋匯就興趣區缺缺,新臺幣大幅升值的機率減少,整體氛圍已經變成惜售;而進口商方面,觀察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表現差,加上美國降息預期開始出現,降息前也先觀察一下,不急着太快進場買匯。
而最後影響更爲關鍵,即關稅談判狀況不明,消息面多空雜陳,還未有最終定案,加上美元指數短線也在窄幅區間內遊移。匯銀人士認爲,整體市場都瀰漫觀望氛圍,新臺幣交投因而冷清。
匯銀人士也提到,現在看來外資進出力道比上個月降低很多,且臺股來到相對高點,外資再匯入也相對有限,股利匯出慢慢進入尾聲,影響新臺幣走勢最大因素消除,後續匯價慢慢迴歸反應國際盤走勢,應會緊貼美元指數表現。
匯銀人士分析,後續首要觀察美國降息循環是否打擊美元,畢竟上週非農數據出爐後,美元指數跳空從100降到98,若後續降息機率提高,要觀察美元是否走跌。
另一方面,匯銀人士也說,是歐元應不會繼續降息,且歐元佔美元指數5成的成分,若歐元不走跌,美元又有降息因素續回落,整體亞幣可能反應攻高,若匯價再度逼近29元整數,不排除出口商賣壓又會出籠,整體是連貫反應,需持續留意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