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教學實踐研究計劃通過31案 獲1280萬補助創新高

臺灣科技大學在教育部114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劃」中成績亮眼,共有31件計劃通過審查,總補助金額達1280萬餘元,不僅通過件數創歷年新高,補助總額亦首次突破千萬元。(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科技大學在教育部114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劃」中成績亮眼,共有31件計劃通過審查,總補助金額達1280萬餘元,不僅通過件數創歷年新高,補助總額亦首次突破千萬元,展現臺科大教師在教學創新與實踐研究上的積極投入與成果。

臺科大本次通過的計劃中,包含30件一年期計劃與1件極具競爭力的兩年期USR(大學社會責任)專案,其中由應用科技學士學位學程胡家紋助理教授主持的計劃,爲全國僅16件通過的兩年期專案之一。

臺科大提到,助理教授胡家紋長年深耕偏鄉教育,以「技優回鄉」的概念帶學生回到大湖、玉里、光復、南投、卓蘭等家鄉服務,透過手機自媒體創作圖文影音,協助當地小農行銷農特產品,並推廣3D列印科普文創,展現大學知識與在地連結的實踐力。

本次獲補助的USR計劃,主題結合線上與實體學習(O2O)、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將開設「永續發展概論」課程,提供技專生與綜合高中生共同修習,兩年期的計劃持續深耕東部偏鄉,第一年安排學生於在地授課並實踐「技職永續」理念;第二年則進行移地教學,由臺科大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高中生北上至臺北學習,促進不同教育體系間的實質交流與學習成長。

臺科大表示,在管理領域,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繆維中以「統計學與選擇權的統合學習與實務接軌」第六度獲得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劃補助,展現其深厚的教學與研究實力。

繆維中指出,學生對於「隱含波動率」、「歷史波動率」與「波動率微笑曲線」等概念普遍感到困難,難以掌握其在市場報價與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意涵,爲強化學生對金融市場結構的理解,課程將整合統計學與選擇權相關理論,開發可視化教學軟體,透過真實市場數據計算偏度、峰度等關鍵統計量,協助學生學會如何從市場報價中提取資訊。

此外,課程與業界接軌,邀請券商實務專家擔任講師,分享如何實際運用這些分析工具於權證發行與金融商品操作,亦將整合進臺科大財金學程中的「選擇權定價與策略」課程,協助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於真實金融情境中,培養面對市場的專業即戰力。

臺科大教務長陳素芬表示,今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劃成果能夠大幅突破,反映出臺科大教師們對提升教學品質的高度關注與團隊合作精神,也證明學校長期建立的教學支持制度逐漸開花結果。

未來臺科大將持續推動以學生學習爲核心的教學創新,鼓勵教師結合教學與研究成果,並透過USR、全英語授課(EMI)等教育趨勢的實踐,深化大學在人才培育與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