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長拋投資美4000億 臺經濟部急澄清:僅舉日韓為例

臺灣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在高雄主持產業座談會,與業者交換意見。(中央社)

美國日前宣佈臺灣的對等關稅稅率爲20%,負責帶領談判團隊的臺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日前表示將持續談判爭取更好的稅率。對於爭取稅率調降要付出多少「代價」?臺經濟部長郭智輝4日南下高雄與產業界座談時指出,臺灣是第三個與美國談判的國家,「所以不是3000億美元,或是3500億美元,可能還要加一些,『4000億美元』」。他也問業者,「你是希望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

郭智輝4日至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主持傳統產業業界座談會,與精密機械、機車零組件、金屬加工、塑橡膠等產業代表,研商面對臺美關稅變局及匯率升值的因應之道。

郭智輝表示,現在臺灣要再跟他(美方)說,大家希望稅率談到多少?要談到和日本、南韓一樣的15%嗎?那麼日本、南韓所有答應的條件,我們也可以全答應,我們可以所有的農產品都開放出來?工業性產品、所有美國的新車、美國的藥進來都是零,這個是可以的嗎?

郭智輝接着說,因爲我們是第三個和美國談判的國家,所以不是3500億美元,或是3500億美元,可能還要加一些,4000億美元,「你是希望中華民國進去美國投資,還是從民間可以籌措4000億美元下去?」他說,要利用時間就教各位董事長,希望得到一個很好的想法,讓政府在未來的措施,可以讓大家更加方便,讓大家更有競爭力。

臺灣經濟部4日晚發文澄清指郭智輝與業者座談時提及對美投資金額,郭智輝是舉例說明以日本、南韓先前投資美國的規模作爲推估參考,並非指政府已有具體投資承諾或正在進行相關談判。

儘管目前臺美關稅談判進度不明,但值此關鍵時刻,4日傳出中油將向美國阿拉斯加州採購600萬噸天然氣,是臺灣史上最大天然氣採購案,並有消息指出這是臺灣向美方爭取降關稅亮出的條件之一,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