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金新能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主營業務趨向集中,存貨攀高

文:權衡財經iqhcj研究員 錢芬芳

編:許輝

2023年8月底,證監會公開表態收緊IPO和再融資政策,至今滬深兩市新受理的IPO項目就寥寥無幾,2024年延續了2023年2023A股IPO市場總結313家上市,293家撤否的狀態,出現目前A股IPO在審存量項目已不足400家,上週已無可終止的ipo企業狀況。

幾乎零受理狀態情況下,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泰金新能)擬衝科上市被受理,顯得格外受關注,其保薦機構爲中信建投證券。本次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公司擬使用募集資金15億元,用於綠色電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高性能複合塗層鈦電極材料產業化項目、企業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泰金新能國有控股股東,衆多機構入股,估值大增;主營業務越發集中;研發費用率走低,且低於同行,非經常性損益超10%;原材料佔比高,價格波動;前五大客戶佔比走高,應收賬款上升,存貨攀高;募資補流佔比近20%,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

國有控股股東,衆多機構入股,估值大增

公司前身泰金有限設立於2000年11月20日,設立時爲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爲150.00萬元,其中:西北院出資87.0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58.00%,出資方式爲以專有技術出資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以設備出資33.89萬元、以貨幣出資23.11萬元,其中專有技術、設備在出資前,西北院擁有該等出資財產的所有權;西北院職工持股會出資63.00萬元,以現金方式出資,佔註冊資本的42.00%。

報告期內,泰金有限共進行3次股權轉讓,1次增資以及整體改製爲股份公司,泰金新能進行1次股份轉讓。2022年8月,公司進行了第十次和第十一次股權轉讓,分別爲恆泰天同等2家持股平臺及共青城超興等15家投資機構受讓股權,以及勇泰天同等4家持股平臺受讓股權。

泰金新能2023年年末第一次股權轉讓時,新蘭特房地產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2023年6月30日爲評估基準日出具的報告顯示,泰金新能前身泰金有限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爲10.14億元,而此番IPO若成功,公司市值輕鬆超60億元,突擊入股一年時間後,投資者從泰金新能上,將取得近四倍的收益。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控股股東爲西北院,直接持有公司2740萬股股份,佔公司股本總額比例爲22.83%,通過西部材料控制公司20.00%股份,實際控制公司42.83%的股份。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除控股股東外其他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有西部材料,以及公司董事長馮慶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持股平臺勇泰天同、豐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恆泰天同、鑫泰天同。

報告期初公司與關聯方西安元隆商貿有限公司和控股股東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分別存在250萬元和1,000萬元資金拆借,公司已於2021年還清拆借款項。

公司子公司賽爾電子的金屬玻璃封接製品業務系繼承華泰實業而來。泰金有限於2011年9月吸收合併華泰實業,並於2015年9月出於經營管理需要設立全資子公司賽爾電子獨立經營金屬玻璃封接製品業務。

主營業務越發集中

泰金新能專注於高端綠色電解成套裝備、鈦電極以及金屬玻璃封接製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是國際上可提供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和極薄鋰電銅箔生產線整體解決方案的龍頭企業,是國內貴金屬鈦電極複合材料及電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發生產基地。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5.194億元、10.046億元和16.694億元,最近三年公司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爲79.28%。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842.82萬元、8,763.71萬元和1.378億元,最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68.67%,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電解成套裝備及銅箔鈦陽極,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爲2.669億元、6.437億元和12.78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爲53.38%、70.08%和81.84%,收入規模和佔比持續增長。

公司電解成套裝備及銅箔鈦陽極主要應用於電子電路銅箔及鋰電銅箔的生產,而電子電路銅箔及鋰電銅箔與下游終端市場景氣度和週期性緊密相關。電子電路銅箔主要應用於PCB行業,根據高工鋰電報告,2023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低迷,PCB的市場規模較2022年有所下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作爲戰略新興行業,市場競爭的加劇也在倒逼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高工鋰電預計,中國電解銅箔設備的市場規模在經歷高速增長後,2024-2025年將進入行業調整期。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爲25.83%、23.40%和23.70%,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25.95%、24.44%和25.14%。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低於可比同行均值25.22%和26.72%。

研發費用率走低,且低於同行,非經常性損益超10%

報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爲68人、84人和101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分別爲14.47%、19.40%和17.57%,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數分別爲33人、45人和63人,佔比分別爲48.53%、53.57%和62.38%。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爲2,117.34萬元、3,755.39萬元和4,854.30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爲4.08%、3.74%和2.91%,低於可比同行均值5.61%、5.33%和5.80%,趨勢爲一路走低。

根據(國科發火〔2016〕32號)高新企業認定辦法,2021年11月,泰金新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編號爲GR202161002062,有效期爲三年;2021年至2023年本公司減按15%的稅率計繳企業所得稅。同樣享受高新稅收優惠的還有子公司賽爾電子。

國科發火〔2016〕32號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佔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10%。企業研究開發費用佔比即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發投入佔比爲: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從上可知,公司研發佔比有所弱化。

招股書提及了公司作爲被告涉及一項專利訴訟,2024年4月,原告人科機械設備(陝西)有限公司起訴,認爲公司的產品侵犯了其所有的專利名稱爲“具有簡易型軸向擺動驅動結構的拋光打磨裝置”(對應專利號爲ZL202120777516.2)的實用新型專利。裁判文書網還顯示,2021年12月29日,公司與杭州帝洛森科技有限公司就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進行了和解,自願撤回上訴。

報告期內,公司現金流量較佳,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分別爲1.770億元、1.764億元和9,405.74萬元。泰金新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爲7.383億元、11.698億元和16.518億元,對比全年的營收5.194億元、10.046億元和16.694億元,由於公司預收貨款較多,公司前期收現比超過了百分百,公司自2021年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高於當期淨利潤,現金流情況良好。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存在明顯的差異,分別現金流量淨額分別超過了淨利潤2.154億元、1.376億元和5,444.92萬元;公司稱主要是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準備、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經營性應付項目的增減變動差異所致。

泰金新能非經常性損益的來源主要來源於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投資收益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及其他營業外收支等;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淨額佔當期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的比例分別爲11.92%、10.84%及11.31%。

原材料佔比高,價格波動

泰金新能產品主要原材料包括基礎原料、貴金屬和輔料三類,基礎原料主要包括鈦材、銅材、不鏽鋼材和極柱等金屬材料;貴金屬包括銥、釕、鉑等金屬單質或化合物;輔料包括各種緊固件等。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供應商合計採購金額佔當期公司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爲39.33%、37.51%和41.44%。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重要供應商主要包括寶雞百潤萬德鈦業有限公司、陝西三毅有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鋁洛陽銅加工有限公司等,多爲行業內知名企業。

不過,公司報告期第一大供應商爲惠州市多科達科技有限公司,報告期共向公司提供5,645.01萬元、2.460億元和3.930億元,佔比爲9.10%、14.39%和19.75%。公開資料顯示,此爲2013年成立,2017年參保人數爲0人,2023參保人數爲23人,2022年和2023年才大額實繳。2022年末和2023年末公司應付多科達OEM採購款分別爲8,480.46萬元和1.522億元,佔比16.58%和19.14。

報告期內,公司原材料的採購金額分別爲5.636億元、14.643億元和15.97億元,採購規模隨着生產銷售規模的增長而不斷增長。公司產品成本中原材料佔比較高,原材料價格易受宏觀經濟週期、供需狀況等諸多因素影響,如若公司未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過程不能將壓力轉移到下游或不能通過技術工藝創新有效地控制成本,或在價格下降過程中未能做好存貨管理,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公司採用“以產定採”與“適當備料”相結合的採購模式,原材料採購主要包括基礎原料、貴金屬和輔料三類,基礎原料主要包括鈦材、銅材、不鏽鋼材和極柱等金屬材料;貴金屬包括銥、釕、鉑等金屬單質或化合物;輔料包括各種緊固件等。

前五大客戶佔比走高,應收賬款上升,存貨攀高

泰金新能客戶主要分佈於電解銅箔、綠色環保、鋁箔化成、溼法冶金、航天軍工等行業,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34.73%、44.32%和57.19%,前五大客戶佔比一路走高。2023年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3.275億元的採購額佔據第一大客戶位置,佔比達19.62%。此爲上市公司海亮股份2021年成立的子公司。

公司高端電解成套裝備的主要境內客戶包括比亞迪、嘉元科技、中一科技、海亮股份、銅冠銅箔、江銅銅箔、江西銅博、德福科技等;公司鈦電極及玻璃封接製品的主要境內客戶包括青島雙瑞、金川集團、華友鈷業、青山集團、中原長江、中電科、航天科技等。權衡財經iqhcj注意到,泰金新能主要境外客戶包括:匈牙利Volta能源、盧森堡電路箔業、金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李長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春集團。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賬面價值合計分別爲1.543億元、2.958億元和4.84億元,佔各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合計分別爲10.89%、9.56%和10.59%,報告期各期,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爲3.59次/年、4.26次/年和4.30次/年。

報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存貨賬面餘額分別爲5.17億元、17.116億元和27.055億元,公司存貨餘額較大,其中公司發出商品餘額分別爲2.027億元、9.69億元和20.166億元,佔各期末存貨賬面餘額的比重分別爲39.21%、56.61%和74.54%,發出商品餘額佔存貨餘額比例較高。

2021年-2023年,公司存貨週轉率分別爲1.11次/年、0.69次/年和0.58次/年,公司存貨週轉率介於同行業可比公司之間,存貨週轉率偏低主要與公司行業生產經營特點相關,受客戶設備調試及驗收週期等因素影響,公司發出商品金額較大,因此公司的存貨週轉率較慢。

募資補流佔比近20%,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

綠色電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裝備產業化項目建設擬投資7.613億元,其中,建築工程費2.935億元(其中配套建築投入1.267億元),設備及軟件購置費2.58億元等,此外鋪底流動資金9,015.37萬元。高性能複合塗層鈦電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建設擬投資4.824億元,其中,建築工程費1.877億元,設備及軟件購置費1.757億元等,此外鋪底流動資金7,602.33萬元。

泰金新能IPO募投項目之一爲單獨補流項目,額度達1.329億元,疊加鋪底流動資金9,015.37萬元和7,602.33萬元,公司募資用於經營流動資金高達2.99億元,佔募資總額的19.99%。

此外,2021年末及2022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資產餘額分別爲6,000萬元和3,000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爲4.74%和1.08%,爲公司購入的銀行結構性存款產品。報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爲2.105億元、4.441億元和5.849億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爲16.62%、16.03%和13.98%。

滬深交易所對突擊“清倉式”分紅的新規做了細化解釋,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佔同期淨利潤比例超過80%;或者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佔同期淨利潤比例超過50%且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億元,同時募集資金中補流和還貸合計比例高於20%。泰金新能現金分紅並不高,並未形成清倉式分紅,報告期內,公司僅在2022年進行現金分紅6,000萬元,公司雖有多個員工持股平臺,但未形成股份支付。

公司制定的上市後三年現金分紅比例爲“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淨利潤的30%,且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分紅金額不低於3,000萬元”,結合該標準,目前公司報告期內累計現金分紅金額總額爲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年均淨利潤的58.32%,因此上市後三年現金分紅比例可能低於該水平。

報告期各期末泰金新能合併報表口徑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爲88.06%、91.35%和92.04%,公司融資渠道相對單一,以銀行貸款爲主,負債比率相對較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爲92.63%,流動比率爲1.04倍,速動比率爲0.37倍,其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若公司經營出現波動,特別是貨款回籠出現短期困難,且不能拓寬融資渠道時,公司將存在一定的短期償債風險。

截至2023年末,公司長期借款賬面金額爲1.106億元,佔當期非流動負債的比例爲66.25%,公司報告期利息費用並不高,僅爲725.09萬元、325.19萬元和519.65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負債總額分別爲12.48億元、28.251億元和42.06億元,總負債呈上升趨勢,主要是由於公司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簽署合同較多,公司按照合同約定預收款項,因此合同負債金額增長較快。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付賬款金額分別1.352億元、5.114億元和7.952億元,佔當期流動負債的比例爲11.00%、19.12%和19.69%,主要系公司採購原材料產生。應付賬款金額逐年顯著增加主要系公司隨着生產規模的擴大對原材料耗用增長導致應付賬款餘額相應增加。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付賬款前五名合計佔應付賬款賬面餘額的比重分別爲33.65%、38.39%和33.87%,整體保持穩定,應付賬款集中於公司主要供應商。

註冊制下,IPO企業更應該注重信披質量,其經營指標能否滿足上市要求,後續的可持續經營狀況,行文有限,權衡財經iqhcj無法一一指明,本文行文均來自信源,也僅爲權衡財經iqhcj提醒利益相關方投資者更應關注的企業風險所在,不作全面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