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駁火 王毅:願推動雙方降溫

泰國與柬埔寨於兩國邊境地區爆發激烈衝突,引發國際關切。(路透)

泰國與柬埔寨自24日起,於兩國邊境地區爆發激烈衝突,引發國際關切。作爲兩國重要貿易伙伴,中國外長王毅25日在北京會見東協秘書長高金洪時表示,中方對雙方交火造成人員傷亡深感痛心與擔憂,並高度讚賞東協輪值主席國在斡旋過程中的努力。

泰柬衝突導火線,涉及位於泰國邊境一側的古老寺廟「塔莫安通寺」,兩國長期對其歸屬權存在爭議。柬前總理洪森指責,一名泰國軍官23日下令關閉塔莫安通寺,次日更向柬軍開火,從而挑起衝突;泰方則反駁柬方率先發難,指控其越界開火挑釁。

數百年來,泰柬不時發生軍事衝突,民族主義爭鬥也從未間斷。2國共享長達817公里的陸地邊界,多處存在主權爭端,根源可追溯至1907年法國殖民統治柬埔寨時期繪製的地圖。柬國一直以該地圖作爲主張領土主權的參考,但泰國認爲地圖不準確,雙方解讀迥異。

特別是在擁有千年歷史的柏威夏寺附近,衝突尤爲頻繁。1962年,國際法院將柏威夏寺主權判給柬國,該裁決成爲雙邊關係長期緊張的導火線之一。

自2008年以來,軍事衝突時有發生,但上一次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沖突是在2011年。當時雙方衝突造成近20死、數千人流離失所。雖然國際法院2013年強調,柬方對該區域擁有主權,但泰方並未接受法院進一步干預的管轄權,爭議至今懸而未決。

在地緣政治層面,中國與兩國皆有深厚經濟聯繫,在泰柬都有大量基礎設施投資。紐約時報指出,在泰國,中國正幫助政府修建一條連接曼谷與中國西南部的鐵路;在柬埔寨,中方正建設一座大型機場,併爲政府辦公大樓、該國首條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資金。反觀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正受到質疑,因爲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對泰柬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

作爲柬泰共同的友鄰,王毅25日指出,中方願秉持公正公允立場,繼續爲推動降溫緩局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