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柬邊界爭端埋衝突 中國促對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外媒廿四日報導,近幾十年來泰國與柬埔寨處於既競爭對抗又合作的複雜關係。

泰柬間的陸地邊界總長約八一七點五公里,大多由法國殖民柬埔寨時畫設,這條漫長邊界不時可見雙方爆發軍事衝突,甚至淪爲兩國政治緊張根源。柬埔寨曾尋求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ICJ)對泰柬爭端地區,包括最近發生衝突的地點做出裁決。

然而泰國並不承認ICJ擁有對本案的管轄權,並主張泰柬邊界的部分地區至今仍是未定界,包含幾座古廟的地點。

二○一一年泰柬兩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遺產、建於十一世紀的普里維希神廟附近地區發生衝突,導致兩國數千人無家可歸和至少廿人喪生。

至於泰柬最新衝突的導火線,則是五月在柬埔寨、泰國與寮國交界的「翡翠三角區」主權爭議邊界地區,泰柬兩軍短暫衝突,造成一名柬埔寨軍人死亡,使兩國緊張升溫。兩軍皆宣稱是出於自衛,並將衝突肇因歸咎對方。

儘管泰柬兩軍高層均聲稱願舒緩緊張,但雙方仍以武力恫嚇彼此,並沿邊界增兵。

英國廣播公司(BBC)廿四日分析,泰柬猛烈交火,然後以相當快的速度降溫。沒人真的認爲,這會演變爲俄烏戰爭般的全面戰爭,但泰柬高層此刻都欠缺從這場對抗衝突抽身的實力及信心。

柬埔寨在經濟上舉步維艱,且現任總理洪馬內是前總理、強人洪森之子,自前年八月上臺以來,尚未樹立權威。洪森則似乎爲了擦亮自己的民族主義者招牌,不惜使泰柬衝突加劇。

泰國在政治上則是執政聯盟搖搖欲墜,幕後的影武者是前總理塔信。他自認與洪森及其家人的私交密切,但因洪森外泄和塔信女兒、時任泰國總理的貝東塔間私人通話而覺得遭到背叛,該通話內容也使貝東塔正被泰國憲法法院停職。

接下來需觀察其他東協(ASEAN)國家會否介入並勸泰柬降溫。避免成員國間發生衝突向來是東協宗旨,協助泰柬化解這場衝突將是部分東協國家當前的優先要務。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廿四日對媒體說,目前事態發展令人擔憂,已傳訊息給兩國總理,「盼今晚能與兩人通話」。

洪森去年十二月訪中時,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形容中柬爲鐵桿友誼,接着貝東塔今年二月也訪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廿四日也在例行記者會提到,泰柬都是中國友好鄰邦及東協重要成員;中方對當前事態發展深感擔憂,希望雙方透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問題。從區域國家的共同利益和訴求出發,中方秉持公正公允立場,業已且將持續以自己的方式做勸和促談工作,爲推動緩局降溫發揮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