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轉單+3D感測雙引擎啟動:精材
新廠投產、測試業務擴張營運爆發年
精材(3374)近來股價走勢轉強,10/27~11/3外資回補2886張、題材加溫,背後關鍵在於臺積電轉單效應與3D感測需求復甦。身爲臺積電的轉投資公司,精材長期深耕晶圓測試與封裝後測領域,在AI與高階感測需求推升下,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成長週期。
臺積電轉單效應發酵,營運穩健向上
臺積電先進製程持續滿載,部分成熟製程的測試與封裝訂單,順勢轉移至旗下轉投資的精材,讓公司營收穩定成長。這項轉單效應,等同讓精材綁上了臺積電的「高品質供應鏈光環」,成爲測試產業中最具穩定性的成長標的。
最新營收顯示,精材9月營收創下近14個月新高、年增超過10%,不僅反映蘋果新機拉貨潮的效益,也顯示在地緣政治下,客戶加速供應鏈在地化的趨勢正爲公司帶來實質訂單動能。
新廠建置加速,2025年將是營運關鍵拐點
精材新廠正如火如荼建置中,預計於2025年農曆年後投產。這座新廠不僅導入最新測試設備,並將新增封裝後測試(FT)產線,正式完成從「晶圓測試(CP)」到「全測試服務」的垂直整合。屆時,測試產能可望大幅提升,尤其鎖定高階影像感測器(CIS)與AI應用晶片的測試需求。市場預期,該廠下半年貢獻營收後,精材將迎來顯著的規模成長與毛利率改善,成爲明年最值得關注的轉折年。
3D感測需求復甦,帶動市場信心回升
受惠於3D感測元件需求回升與蘋果新品拉貨效應,精材在高階封測領域明顯受惠。3D感測技術廣泛應用於手機臉部辨識、AR/VR與車用影像辨識,需求正隨AI邊緣運算快速擴張。市場認爲,精材是3D封裝堆疊技術的關鍵受益者,在高良率與高精密度測試能力的加持下,逐步擴大與臺積電、蘋果及其他感測晶片客戶的合作深度。
折舊壓力短期干擾,長線成長無虞
雖然新廠建置將帶來短期折舊與開辦費用的壓力,影響2025年上半年獲利表現,但這屬於「短痛長多」的結構。法人預估2025年全年EPS可達6.14元,並給出目標價180元。精材正在完成從單一測試代工廠 → AI與3D感測整合供應商的轉型。若新測試業務量產順利,毛利率回升空間仍大。有機會價值重估股價上看180元以上並非難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670期,訂購專線:02-6608-3998】https://www.marbo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