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臺股創高怎停利?分析師傳授「法人愛用」2大心法
臺股漲幅驚人,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該停利?又該怎麼停?」。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近半年漲勢驚人,指數半年來大漲超過40%,近期更逼近28000點關卡,推升這波行情的最大功臣,無疑是臺積電,股價自4月低點780元一路上攻至1500元。隨着漲幅驚人,不少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該停利?又該怎麼停?」
對此,知名分析師陳唯泰在節目《小宇宙大爆發》中,提出兩個簡單卻實用的停利心法「波段停利法」與「乖離率觀察法」,協助投資人面對高檔行情時保持紀律。
陳唯泰指出,自己在操作波段時會特別留意「月均線」的變化,因爲許多法人機構同樣參考這條線作爲操作依據。當股價跌破月均線,或月均線出現下彎時,代表多方力道轉弱,可以進入停利或停損的階段。
他進一步解釋,月均線反映過去一個月投資人的平均持股成本。如果價格跌破這條線,意味着多數買進者被套牢,後續股價要再快速上攻的機率大幅降低。因此,一旦跌破月線,就可考慮逐步減碼或直接出清,避免漲多後的修正風險。
另一項重要指標是「乖離率」,陳唯泰表示,當正乖離率明顯擴大時,代表股價漲勢可能過熱,這時採取「分批向上獲利了結」的方式。例如在過去操作永信建時,當乖離率超過30%時,開始減碼。
他補充說明,乖離率的觀察要以月均線爲基準。不同類型股票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大型權值股如臺積電,乖離率達10%至15%其實就相當高,顯示股價偏離月均線太遠,應適度調節;中小型股的容忍度則可略高。
以近期臺達電爲例,其乖離率已超過10%,距離月均線明顯拉開,若依照上述原則,也應開始調節持股。
回顧這波行情,從4月以來,臺積電、鴻海與臺達電等大型權值股成爲推升臺股創高的主力。雖然市場對AI概念與半導體前景仍保持樂觀,但在指數高檔、乖離明顯的情況下,投資人應遵循紀律、留意技術訊號,以穩健策略鎖定報酬、控制風險。
透過觀察月均線與乖離率,投資人能更理性地判斷漲勢是否過熱,並在適當時機分批停利,達成「抱得住漲、出得了場」的投資節奏。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