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後解析》法說利多出盡?臺積電回檔逾2%、臺股周線連三紅

臺積電法說利多提前反應,ADR前夜收跌1.6%,現貨今開低30元至1,455元,盤中最低觸1,450元,終場收在最低價1,450元、跌幅2.36%。聯發科(2454)受惠vivo與OPPO新機推出,股價一度逆勢走揚,終場回落收平盤1,330元;鴻海(2317)相對抗跌,收漲1.57%、報226.5元。

被動元件族羣受惠AI需求強勁吸引買盤搶進,信昌電(6173)、凱美(2375)、華容(5328)、蜜望實(8043)、大毅(2478)、千如(3236)強攻漲停,國巨(2327)、九豪(6127)、華新科(2492)、日電貿(3090)、立隆電(2472)、禾伸堂(3026)等同步逆勢走強。記憶體族羣則受美光隔夜勁揚5.5%激勵,品安(8088)率先漲停,南亞科(2408)午盤後亮燈創四年半高,力積電(6770)漲逾2%,華邦電(2344)尾盤壓低收小跌。南亞科、華邦電與力積電放量居臺股前三大成交王。

傳產股部分,塑化及航運族羣表現相對穩健,臺塑四寶今逆勢抗跌成資金避風港。盤中臺塑(1301)漲幅一度達4%,臺化(1326)漲逾3%,南亞(1303)與臺塑化(6505)均上漲約1%。航運股受惠美中港口費變動與BDI指數週四反彈2.5%,陽明(2609)漲逾2%,萬海(2615)漲幅逾1%,長榮(2603)小漲震盪。

分析師指出,臺積電法說後市場焦點轉向AI動能與資本支出。公司上修今年美元營收成長至約35%,並將資本支出區間調整爲400至420億美元,顯示AI晶片需求依然強勁。不過,第四季進入傳統淡季,AI以外需求仍疲弱,短線指數恐維持震盪。若美國年底再降息導致美元走弱,臺幣升值恐壓抑以美元計價的營收與毛利率,但長線AI趨勢仍爲市場主軸。後續市場將聚焦AI伺服器供應鏈的財報表現,臺股可望維持「長多短震」格局,操作上建議不追高、聚焦基本面良好的中大型權值股與具業績題材的中小型股。下週若見指標股帶量轉強,再考慮順勢加碼,否則就以區間思維與風險控管優先。

展望下週,市場焦點將轉向全球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表現。美國企業陸續公佈第三季財報,市場預估標普500整體企業獲利年增7.2%,較第二季的10.8%明顯放緩,顯示獲利動能略趨保守。羣益證券預估,中國2025年GDP年增率可達5.0%,零售銷售維持正成長,隨着非美國家強化雙邊貿易協商,中國內需將成爲經濟支撐主力。臺灣方面,在資訊科技需求持續活絡帶動下,接單動能可望延續成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