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首季地震損失53億元

臺積電昨天公佈一月合併營收爲二九三二億餘元,創同期新高,但受地震影響,首季也認列五十三億元的地震損失。記者葉信菉/攝影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昨公佈一月合併營收,金額二九三二億餘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單月次高,不過,臺積電也罕見聲明因地震導致不少晶圓報廢,首季認列地震損失高達五十三億元,因此首季財測將較趨近二五○億到二五八億美元預估值的低標。

但臺積電強調,公司正傾力補足生產損失,針對全年的財務展望維持不變。

臺積電指出,一月合併營收二九三二億八八○○萬元,較前月成長百分之五點四,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卅五點九。

由於一月廿一日凌晨國內經歷芮氏規模六點四地震,之後(包括春節期間)又有多次相當規模的餘震,臺積電表示,晶圓廠並沒有結構性損毀,各廠區供水、電力、工安系統及營運正常,但多次地震發生後有一定數量的生產中晶圓受到影響。

臺積電說,第一季合併營收預期將較趨近二五○億美元到二五八億美元預估值的低標,第一季毛利率仍預計介於百分之五十七到五十九,營業利益率仍預計介於百分之四十六點五到四十八點五。

去年四月三日發生大地震,臺積電也因震度高且造成產線中爲數不少的晶圓破片,臺積電在去年第二季認列扣除保險理賠後之相關地震損失約卅億元。

今年一二一大地震,因震度更大且餘震不斷,臺積電快速動員員工,加上協力廠商全力復機,短短三天立即復工,未料春節期間,再次發生震度不低的餘震,由於南科的十四廠及十八廠,是臺積電十六奈米/五奈米/四奈米及三奈米生產重鎮,晶圓代工單價昂貴,導致臺積電第一季認列地震損失逾五十億元。

臺積電股價昨受到美國ADR收盤跌幅百分之二點○八拖累,外資轉爲賣超,最後仍力守一一○○元之上,以一一○五元作收,下跌百分之一點七七,相對比ADR有撐。

市場聚焦臺積電於美西時間十、十一日在美國舉行的董事會,市場預料因應川普祭出關稅戰,臺積電應會提出新的因應對策,包括擴增在美國投資及提高先進製程導入進度,以及在屏東新投資案的美臺兩地擴大投資案和因應地緣政治的新人事調整等,董事會議案最快會於臺北時間十二日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