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赴美人才被挖走? 104總座:「二原因」不用太悲觀

臺積電要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2兆元),引發外界擔憂人才外流。(美聯社)

針對臺積電(2330)要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2兆元),引發外界擔憂人才外流一事,104資訊科技平臺暨顧問服務事業體總經理花梓馨6日表示,「二原因」他認爲不需要那麼擔心,也不用太悲觀。

臺積電日前宣佈,有意增加1000億美元(逾新臺幣3.2兆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制造,包括新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研發中心,寫下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花梓馨分析,臺積電的策略一直都是採取國內外製程至少差一個世代以上,它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確保最先進製程留在臺灣,如果你是臺積電員工,或許短期到海外市場支援是可以的,但也會擔心「若之後要回來,還有沒有我的位置」?畢竟臺灣的技術一直再往上走,但海外廠主要是在生產。

花梓馨還指出,爲協助海外廠快速量產,初期臺積電一定會派出較熟悉的員工前往美國、德國、日本等海外市場支援,但並不會讓臺灣員工長期待在那裡,因爲「就算臺積電想,川普也不會準」。

關於第二點,花梓馨強調,美國總統川普要大家到美國投資設廠,他真正要的是爲美國人民創造高薪就業機會。而以川普精打細算的個性,怎麼可能會允許非但就業機會沒提升,卻還發生因爲赴美投資造成生產成本增加,最後轉嫁給終端消費者,進而導致美國通膨再起。

花梓馨表示,川普是一個相當高明的談判者,他總是先把目標拉到最高,再漸漸和你取得一個平衡點。不過,花梓馨也盛讚臺積電總裁魏哲家非常聰明,採取「在你還沒有逼迫我之前,我就先跟你談」, 因爲魏哲家瞭解川普是個生意人,他就順着生意的人毛來跟川普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