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成功獲利 半導體學徒計劃成關鍵原因
▲臺積電。(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美國亞利桑那州因臺積電設廠掀起經濟巨浪。根據美國媒體《The Eagle》報導,自2020年臺積電宣佈赴美建廠後,當地產業與就業結構出現重大轉變。今年3月,公司再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使總額達到1,650億美元,締造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並推動鳳凰城成爲新興半導體聚落。
根據報導,三座晶圓廠將於未來數年陸續完工並投產,預估將創造6,000個高科技長期職缺,建廠期間更帶來逾20,000個營建就業機會,目前每天仍有超過5,000名工人進行施工。
外界對臺積電海外設廠最大疑慮之一是「工程師短缺」。對此,亞利桑那州教育機構、地方政府與臺積電積極合作,開辦人才培訓專案。例如,2022年啓動的「半導體快速啓動計劃」已吸引逾6,000人報名,超過900人完成認證,成爲基層技術人力的主力來源。報導舉例,23歲當地居民Wilson僅接受10天訓練,即成功加入臺積電AZ廠擔任光罩技術員。
此外,臺積電與鳳凰城市府、亞利桑那州商務局及多所大學合作,推出全美首個「半導體技師學徒計劃」,並投入500萬美元資金,讓學員在18個月至四年的訓練中兼顧學習與全職薪資。首批學徒已於2024年啓動,計劃2025年擴增至130人。
另外,根據大鳳凰城經濟發展委員會估算,僅最初的650億美元投資,13年間即可帶來12億美元直接稅收與1.95億美元間接稅收,並創造93億美元個人收入。房地產業也順勢跟進,麥克地產集團宣佈投資70億美元開發「Halo Vista」綜合型社區,瞄準工程師與產業鏈人口需求。
同時,產業聚落效應同樣顯著,報導指出,至今已有39家相關企業落腳大鳳凰城,投資總額超過370億美元。甚至舉辦超過50年的全球半導體盛會SEMICON West,也宣佈自2025年起將主場移師鳳凰城,象徵產業重心東移。
報導也指出,臺積電積極融入當地社會,例如舉辦「新鮮蔬果市集」,以15美元提供原本可能被丟棄的農產品,已減少超過7萬磅食物浪費,惠及當地家庭;同時與美國紅十字會合作舉辦捐血活動,近期一次活動收集的血液足以拯救186名病患。
隨着第二與第三座晶圓廠預計分別於2028年及2030年代投產,專家認爲,臺積電將長期牽動亞利桑那州產業結構,並持續強化美國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