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內鬼泄密對象是日商 韓媒超震驚:臺日恐出現裂痕

日本與臺積電合作密切、供應鏈交錯,恐怕讓機密更容易外流。(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積電2奈米制程技術外泄案震撼臺灣社會,更讓人意外的是泄密對象並非大陸,而是與臺灣一向關係友好的日本。根據《中央日報》報導,事件發生後,臺日之間原本緊密的合作氣氛也出現微妙轉變,凸顯出晶片戰爭日益升溫。

本案由臺積電資安團隊在例行監控中發現異常資料存取行爲後揭發,臺灣高等檢察署隨即展開調查。原先懷疑對象大陸,但深入追查後,發現疑點竟指向日本企業,內鬼將相關資料流向日本企業東京威力科創(TEL)。檢調單位已對TEL位於新竹的辦公室進行搜索,並針對其中一名現已轉任TEL的臺積電前員工展開調查。

外界猜測,外泄的臺積電技術資料極可能流向日本晶圓代工新創公司Rapidus。這家公司成立於2022年,由日本政府和多家大型企業共同出資,目標是在2027年前量產先進製程晶片,扮演日本半導體產業復興的重要角色,但若真如傳聞般取得臺積電技術,恐將大幅提升其競爭力。

本案爆發後,也讓外界重新檢視臺日半導體合作關係,臺積電熊本一廠已在2024年底開始進行量產,生產12-28奈米制程邏輯晶片,計劃興建的熊本二廠預定將生產目前日本國內最先進的6奈米產品。但近期在法說會上,臺積電對第二廠的進度未做明確說明,引發外界猜測,是否因應美國投資優先考量,導致在日本佈局暫時放緩。

臺積電預計今年稍晚於高雄啓動2奈米晶片生產,並同步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其第三座晶圓廠,將涵蓋2奈米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