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美廠工作是夢魘? 前工程師揭4年血淚:別被「不裁員」騙了

臺積電赴美設廠的狀況備受關注。(圖:shutterstock/達志)

「護國神山」臺積電海外擴廠,美國亞利桑那廠成重要指標,然而,卻不斷傳出「水土不服」的狀況,甚至面臨美國員工發起集體訴訟。近日,一位曾在臺積電亞利桑那廠任職4年的工程師,在美國規模最大的線上論壇Reddit上發表了一篇長文,詳述了他從前往臺灣接受培訓,到返回美國工廠上班的完整經歷。充滿混亂、壓榨的工作狀況,以及令人不悅的歧視現象,引發海內外網友的廣泛討論和關注。

「臺積電不會裁人,他們只會逼你自己離職,」這位離職工程師以自身經歷發出警告,指稱臺積電雖然薪資優渥,但是員工必須忍受災難性的管理、有毒的職場文化、極長工時與歧視。

這位美國工程師回憶道,自2021年加入臺積電後,他便被派往臺南接受培訓。然而,在臺南的培訓期間,住宿安排、出入權限以及設備操作指導等方面都顯得相當混亂,且公司明顯缺乏基本的英文支援,使得他連最基本的門禁進出都遇到困難。更令他感到失望的是,許多臺灣籍員工對於這些即將被派往美國工作的同事,多半抱持着消極的態度,甚至直接拒絕提供協助,理由是「美國同事薪水太高,不值得幫忙」。這段跨國培訓的經驗讓他深刻感受到文化隔閡和排外氛圍的強烈衝擊。他還透露,在這段期間,大約有20%的同事選擇離職。

他進一步表示,當他回到亞利桑那廠之後,各種問題仍然層出不窮。與第一批在臺灣接受培訓的人數相比,大約有70%的人已經離開公司。他直言公司的現場規劃相當鬆散,不僅要求未經完整訓練的員工執行設施維護工作,若員工以安全爲由拒絕,甚至可能導致年終考績被扣分。

此外,他還提到,內部招聘流程也缺乏透明度,部分主管偏好錄用臺灣籍員工或需要工作簽證的人。他透露,自己在參與面試實習生與新進員工時,接到了相關指示,「優先錄取臺灣人,其次是拿工作籤的人」,甚至還被告知不要錄取印度裔的人,更有人用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用語來稱呼。

除了升遷和用人方面的問題,這位工程師也揭露了公司極端壓迫的工時和工作環境。他指出,每天工時長達14至16小時是正常的,有時還要到晚上9點或10點才能下班,「他們會故意在下午4、5點給你『急件』專案,說明早要討論,迫使你必須加班」。他也不諱言,公司內部充斥着八卦和職場霸凌,尤其對女性和身障人士更是不友善,整體的工作氛圍相當低迷壓抑。

他指出,臺積電對求職者的2大吸引力在於「不裁員」以及「薪水高」。然而,雖然不裁員的政策聽起來很吸引人,但他強調,事實上,這反而導致公司優秀的員工紛紛離職,留下一堆能力不足的員工,使得你必須不斷幫忙補漏洞。他的主管甚至曾告訴他,「臺積電不會裁掉任何人,他們只會逼你辭職」。儘管薪水確實不錯,但如同所有科技業一樣,薪水後續的漲幅相當緩慢,透過跳槽往往纔是快速提升薪資的最佳途徑。以他自己爲例,今年早些時候離職時,薪水就增加了30%。

對於有意申請臺積電職位的人,他建議可以考慮臺積電的實習計劃,「能爲履歷加分」。如果急需一份工作,或是剛畢業想累積工作經驗或賺取一些收入,都可以考慮到臺積電試試看。他也鄭重聲明,上述內容僅僅是他個人的經驗,或許也有人喜歡在臺積電工作。他個人非常願意回答那些仍然想申請到臺積電工作的人的問題,「如果你讀完後仍然想申請並在那裡工作,至少你已經被警告過了」。

許多國外網友看過這篇文章之後紛紛留言表示,「我是臺灣人,我剛辭去臺積電設備工程師的工作,我必須說你的經驗非常真實」、「只能說,歡迎來到半導體世界。他們能打敗英特爾是有原因的」、「身爲一個外國人,在中大型臺灣公司工作多年,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這就是他們的運作方式。這也是我在臺灣和美國工作的朋友對臺積電運作的真實描述。謝謝你花時間整理這篇文章,要是幾年前就看到就好了」、「我寧願拿最低工資當清潔工,也不想當臺積電的工程師」。

臺灣有網友把這篇文章用ChatGPT翻譯之後發到PTT的Tech_Job版分享,同樣引發熱烈討論,「看完覺得的確很臺灣的產線文化」、「工廠更需要的是服從、有效率的人,而不是小聰明有想法的人,這就是爲什麼美國做不起來,臺灣做得起來的主因」、「建議去各大工廠的廠務看看,不意外」、「工廠本來就留不住真正的菁英,留下的都是腳麻掉的,不然就是一堆井底之蛙, 懂的都懂吧,不用多說」、「他們忘記一點,臺積電是被逼到美國設廠,不是臺灣真的想到美國設廠,我不認爲這幫人能搞出什麼,總是嘴上說的好像自己很行,但到現場一點幫助都沒有。白人就是比較謙虛的印度人,其他地方沒有什麼差別,只會給公司帶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