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對臺政策現轉機 WSJ:臺灣敢寄望川普當靠山

▲臺積電宣佈加碼美國投資後,美臺關係開始回溫。(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葉睿涵/編譯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不斷強調以「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加上其「烏克蘭政策」的轉變,讓臺灣政府憂心是否會步其後塵,成爲美國戰略上的「棄子」。然而,隨着臺積電宣佈擴大對美投資,華府近期對臺灣的態度有所轉變,軍事援助解凍、官員交流升溫,加上美國近期加大對中國的施壓,讓臺灣重新燃起對美國的信心,寄望川普成爲臺灣的堅實靠山。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近來多項動作被視爲向臺灣釋放善意,強化雙邊合作。川普政府近期不僅對中國加強高科技封鎖,還解凍了8.7億美元(約新臺幣288.6億元)的對臺軍援,並派遣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顯示對臺支援強度不減。此外,阿拉斯加州州長本月初訪臺,推動對臺能源出口,白宮官員也與臺灣政府保持高頻率聯繫,提供政策承諾與安全保證,讓臺灣對美方態度轉趨樂觀。

就防衛領域而言,臺美軍事合作也持續深化。此前,五角大廈流出一分內部文件,聲稱美國已重新調整其軍事戰略,將嚇阻中國侵臺與強化美國本土防衛列爲最優先目標。儘管相關文件尚未正式生效,但美國的對臺軍事支持已有具體展現。上週,臺灣國防副部長柏鴻輝低調訪美,參加F-16V戰機的交接儀式,罕見與美軍事高層互動。此外,美臺的軍事交流也未受影響。

▲華爾街日報認爲,臺灣現在重拾對美信心,敢於寄望川普成爲臺灣靠山。(圖/路透)

臺灣對川普政府的信心也來自臺美近期經濟合作的進展。臺積電本月宣佈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約新臺幣3.3兆元),獲得川普大力支持,甚至改變了對臺灣的態度。儘管川普曾批評臺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產業,但在臺積電投資美國後,他改口表示讚賞,並降低了對臺貿易問題的批判,使得臺灣高層更加相信,經貿合作能夠進一步鞏固雙方關係,讓臺灣在川普政府的戰略考量中佔有更穩固的位置。

然而,部分臺灣官員仍對美方承諾持謹慎態度,擔憂美中關係若有重大變化,臺灣可能會再度陷入不確定局勢,特別是川普政府內部仍有部分聲浪主張臺灣應提升國防支出,甚至將軍費提高至GDP的10%。這項要求遠超過臺灣目前的財政能力,使臺灣在依賴美國安全保障的同時,也必須謹慎應對來自美方的壓力。

面對中國步步進逼,臺灣政府選擇押注川普,認爲與美方加強軍事與經貿合作將有助於鞏固安全。但在美中競爭持續加劇的情勢下,臺美關係是否真能長期穩固,仍取決於華府戰略考量的變化。臺灣能否成爲川普政府眼中的「堅定夥伴」,還是會淪爲國際博弈中的籌碼,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