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高雄廠 首批2奈米產出
臺積電高雄廠首批二奈米晶圓產出,董事長魏哲家署名、編號001紀念晶圓送市長陳其邁,魏哲家題了一首詩,藏頭詩串連「大南方新矽谷」,寓意高雄成爲半導體核心基地的願景。圖/高雄市政府提供
高雄市政府昨天表示,臺積電高雄F22廠試產的首批十二吋二奈米晶圓順利產出,宣告臺積電高雄廠二奈米投產進度超前,預估該廠初期年產值將逾一千五百億元。
臺積電先前多次公開表示,二奈米將於下半年如期量產,隨着高雄市政府昨天代臺積電「報喜」,並透露高雄廠投產進度超前,意味臺積電將迎來新一波營運爆發動能。
臺積電將於下週四(十六日)舉行法說會,現正處於法說會前緘默期。市場認爲,臺積電二奈米已獲得蘋果、輝達、高通、超微、聯發科等大客戶訂單,隨着AI與高速運算(HPC)應用百花齊放,產能供不應求,相關產能佈局與客戶訂單狀況,將是法說會焦點。
臺積電目前二奈米生產基地已規畫竹科寶山與高雄廠區,其中竹科寶山可擴充四期;高雄方面,市府預告未來臺積電將在楠梓基地擴展至五座廠,擴大高雄半導體產業佈局。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說,臺積電於高雄的投資,是南部半導體佈局的重要里程碑,從土地取得、工廠動工與周邊建設均順利推進,隨着二奈米技術於試產成功,高雄不僅成爲先進製程的重要基地,更奠定南部科技聚落的領導地位,凸顯戰略地位。
臺積電因應半導體市場成長需求,三年前決定高雄設廠,高雄市政府全力動員,十七年的時程縮短至兩年,從土地、水電、交通,甚至教育等基礎建設全部包辦,讓高雄成爲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要基地。
當中最關鍵的水資源,二○二一年全臺乾旱,市府提早開鑿抗旱水井,並主動聯繫臺積電,表達高雄可提供穩定水源。
而用電方面,高雄擁有三座電廠,去年總髮電量(含再生能源)爲四二三億度,而高雄市內總售電量佔總發電量的百分之七十一點三,發電量仍有餘裕供應產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