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不玩了!退出「第3類半導體」氮化鎵市場 業界曝1致命內幕

臺積電在未來2年內,逐步退出氮化鎵(GaN)市場。(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日前證實,在未來2年內,將逐步停止對第三類半導體氮化鎵(GaN)相關業務,消息一出,引發業界震撼。據電子時報(Digitimes)報導,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是臺積電氮化鎵業務的前三大客戶之一,如今臺積電結束GaN代工,無疑對比亞迪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臺積電於日前表示,經過全面性評估之後,決定在未來2年內,退出氮化鎵(GaN)市場。目前公司正積極與相關客戶進行密切溝通,以確保在業務過渡期間能順利銜接,並將盡全力在此期間持續滿足客戶需求。

產業分析師指出,臺積電此舉,凸顯大陸廠商以低價競爭方式,對第三類半導體市場造成巨大壓力。此外,雖然臺積電理解客戶所面臨的困境,但不願意降價來搶單,加上氮化鎵(GaN)投片規模相對較小,對整體獲利貢獻有限,因此選擇以策略性的方式退出市場。

電子時報報導,近年來,許多大陸企業持續將氮化鎵代工下單給臺積電,特別是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是臺積電氮化鎵業務前三大客戶之一,如今,臺積電決定退出氮化鎵市場,對比亞迪造成的衝擊可想而知。

臺積電此時踩下煞車,原因是中國大陸氮化鎵代工廠爭相投入價格戰,未來其毛利率將持續下滑,不僅無法獲利,甚至可能出現虧損。因此,臺積電採取壯士斷腕策略,以避免未來被捲入大陸內部的惡性競爭之中。

另一方面,臺積電氮化鎵(GaN)最大客戶納微半導體(Navitas)已積極找尋其他替代方案,預計訂單將轉向力積電。

報導指出,外界好奇,比亞迪爲何沒選擇報價更具優勢的大陸氮化鎵(GaN)代工大廠英諾賽科,而是選擇臺積電?業界透露,英諾賽科是垂直整合IDM廠,比亞迪以及其他大陸車廠擔心相關技術外流等潛在風險,因此選擇交由臺積電代工,更能專心投入於關鍵領域的競爭,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