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本週四舉行法說 市場高度關注 外資提五問
臺積電本週四舉行法說會,外資提五問。(路透)
臺積電(2330)將於本週四(17日)舉行法說會,市場高度關注。外資聚焦五大議題,包括:新臺幣升值對營運面的影響、今年資本支出是否有變、先進製程與封裝產能佈局、AI後市展望,以及美國「大而美法案」的影響。
關稅與新臺幣升值等二大議題,是近來內外資法人以及市場投資人最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臺積電基本面的影響程度,更是法人圈聚焦的重點。
外資近期出具的臺積電個股報告中,陸續揭露最新的估算數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指出,第2季新臺幣強升10%,將衝擊臺積電毛利率,大摩因而下調臺積電下半年毛利率預估,由原預期58%至59%,調降爲55%至56%。
新臺幣強升,也將衝擊臺積電獲利,大摩因而調降臺積電今、明年每股純益預估值各6%、12%,調降後每股純益各爲55.01元及64.61元。大和資本預期,匯率波動雖影響臺積電第2、3季新臺幣營收,但這只是短期問題,對長期性獲利並無傷害。
資本支出方面,高盛認爲,臺積電本次法說會不會有重大驚喜,預期將維持今年美元營收年增20%中段水準、資本支出380億美元至420億美元等目標不變。
法人預期,受對等關稅干擾市場景氣,臺積電採審慎策略應對,今年資本支出恐僅逼近低標380億美元。因應1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研發與2奈米量產,以及加速全球製造足跡需求,明年資本支出有望達400億美元至450億美元,創新高。
數據顯示,臺積電2024年資本支出實際運用297.6億美元,略低於公司原預估的略高於300億美元。
先進製程方面,高盛認爲,2026年臺積電的最大利多,主要是5奈米以下製程價格將年增3%、CoWoS封裝價格則年增5%。此外,智慧手機導入2奈米制程需求可能超出預期,將成爲推升臺積電明年營運成長重要動能之一。
AI後市展望方面,花旗證券預計GPU將繼續佔據主導地位,ASIC也會持續成長。2026下半年開始,AI晶片將過渡到3奈米制程,將帶來平均售價(ASP)顯著增長、更大的晶片尺寸和更強大的運算能力。雖然出貨量成長將放緩,但價值成長將持續加速。
至於「大而美法案」的影響,大摩認爲,該法案將半導體稅額抵減由原本的25%提升至35%,臺積電符合資格,將因此受惠。
延伸閱讀
輝達高層:執行長黃仁勳16日北京見媒體
黃仁勳:科技企業挺得過川普關稅 美須增產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