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法說 外資提10問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法說會7月17日上場。圖/美聯社

外資10問臺積電備戰法說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法說會7月17日上場,繼大立光提供市場對匯損影響性的參考後,臺積電經營管理階層說法將指引半導體、AI產業景氣方向,重要性極高;內外資研究機構除於臺積電法說前備妥10大必考題,同時考量匯率變因,預料臺積電第三季財測不會太樂觀,爲市場先打預防針。

外資對臺積電法說10大必考題包括:AI半導體需求與成長性、2026年CoWoS產能規畫、臺積電2026年晶圓代工定價策略、2奈米制程產能擴張進展、客戶對2奈米制程採用狀況、臺積電於美國擴廠進度、非AI應用對先進封裝需求狀況、中長期營收年複合成長20%是否調整、對半導體關稅之預期與看法、臺積電中長線毛利率展望。

外資6月底、7月初時扭轉看臺積電目標價的下修潮,麥格理證券最近跟隨高盛、花旗環球證券的上調腳步,將推測合理股價調高到1,282元,鞏固臺積電法說前外資調升股價預期趨勢。金控旗下投顧也把目標價升至1,250元、共襄盛舉。

不過,各大研究機構對於第三季、2025年全年營運前景,意見倒是出現分歧。樂觀派以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爲代表,他預期,在AI需求強勁帶動下,臺積電或有機會調高全年以美元計價營收成長至接近30%水準。

相對地,金控旗下考慮到匯率影響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推測臺積電法說會對營運季增幅度,可能抱以較保守的論調。大和資本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徐禕成認爲,受到匯率逆風衝擊,臺積電第三季營收展望轉換爲新臺幣計價時,面臨下檔風險,不過,此爲暫時性狀況、影響應只會延續2~3季,無損臺積電獲利結構性優異動能。

凱基投顧則提醒,鑑於營收自2023年第三季開始勁揚,預估本輪循環已於今年首季觸頂,並於第二季末進入下行週期,預計谷底將落在2026年第二季。短期而言,法人預料,臺積電第三季美元計價營收將季持平或僅微幅季增,但新臺幣營收則將季減,獲利率將受到亞利桑那廠擴產與新臺幣升值而稀釋。

外資分析師說,市場對新臺幣升值造成匯損早有認知,儘管光學族羣股王大立光上週法說會,財報顯露出的匯損數字比法人估計更嚴峻,但好消息是,隔天股價反而逆勢上漲、頗有利空出盡之感,只要市場氣氛維持中性偏正面,便有助舒緩新臺幣升值衝擊財報的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