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1340元、臺股首破2萬6 國泰投信:指數震盪、持續向上

國泰投信22日舉行「2025年Q4投資展望記者會」;總經理張雍川(右2)、發言人吳惠君(左1)、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經理王誠宏(左2)、量化投資部協理遊日傑(右1)。(國泰投信提供/洪凱音臺北傳真)

臺股23日延續強勁走勢,指數首次站上2萬6千點大關,臺積電大漲3.47%,尾盤以1340元創新天價,成爲臺股最大推手,多頭資金簇擁下,臺股指數收漲366.77點,收在2萬6247.37點,指數亦同步創新高,成交量近5300億元。由於臺股漲高,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表示,臺股指數第4季將呈現震盪,但仍會持續向上,投資人宜採取逢低承接態勢來佈局,目光仍聚焦AI股。

張雍川分析,聯準會上週宣佈降息1碼,年底前還有持續降息機會,資金寬鬆下,外資買臺股會更積極,尤其臺灣是成長性高的市場,本益比會有加乘效果,投資人應採取逢低承接的佈局策略。

臺股又是臺積電一個人武林,股價以1340元創新高紀錄,但股東人數卻是不增反減,近二週超過4萬散戶小股東選擇離場; 國泰投信量化投資部協理遊日傑分析,科技股在這波臺股漲勢中表現是一枝獨秀,投資人面對漲多觀望是正常現象,AI、科技股要再上漲,除了科技巨頭財報表現外,還需仰賴AI需求以及戰略的延續;由於今、明年臺灣上市櫃企業仍維持雙位數獲利成長,科技股股價高可適度調節,但不要完全獲利了結、離開資本市場,宜拉回後再加碼佈局。

遊日傑指出,自2019年以來,臺股受惠於5G、雲端與生成式AI的推動,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18.5%。他預估,至2026年爲止,臺灣企業整體獲利仍有望成長11%,本益比則有機會達到18倍,這些條件爲股市提供了合理的評價支撐;遊日傑補充,過去8次景氣循環的經驗,當聯準會暫停降息超過半年後再度啓動降息,往後 12個月的股市中位數報酬率幾乎全爲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