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化告別紅海產品!回收漁網做車胎 如何讓瑪吉斯、歐洲頂級客戶都埋單?

臺塑四寶之一的臺化,回收廢棄漁網做成尼龍絲,打進頂級品牌。圖片來源:王建棟攝

廢棄漁網,竟成爲全球最環保自行車輪胎的核心材料?臺塑四寶中的臺化,回收海廢漁網的尼龍,不僅用在義大利、德國頂級品牌,還收服全球最大自行車胎製造商瑪吉斯。這項武器能幫低迷的臺化成功做到差異化嗎?

文 劉光瑩

義大利頂級輪胎品牌Vittoria,是全球三大自行車賽事指定合作品牌,它們最新推出最環保的新款車胎,有着拿鐵般的淺棕色,高達92%來自回收材料,要價超過90歐元,是一般車胎的三倍。

在這條輪胎裡,關乎安全性與耐用度的輪胎簾布,居然是用海里撈回來的廢棄漁網回收尼龍所製成,供應商是臺塑四寶之一的臺化。

不只義大利品牌。全球最大自行車胎製造商、瑪吉斯(Maxxis)背後的正新輪胎,也宣佈今年起自行車胎全數採用臺化回收尼龍簾布。

國內外客戶肯定的背後,是鍥而不捨的溝通,以及走出舒適圈的勇敢。

臺化遭遇史上最大逆風

他們非勇敢不可,因爲臺化正遭遇史上最大逆風。2024年,臺化股價創下24年來新低、全年稅後淨利僅3.8億,也是新低。

「我50年前剛進臺化時做的產品,都已經全停了,」面對挑戰,臺化董事長洪福源在專訪中說。這包括了嫘縈與其他低附加價值的纖維,「未來方向是汰弱留強,紅海產品就不做。」

漁網回收再製,就是臺化重點差異化的產品之一。

這條長路從2018年開始走。起頭是國際品牌Patagonia找上門合作,從智利與阿根廷蒐集來的損壞漁網尼龍回收,再由臺化製成鴨舌帽、衣服材料。

他們不只幫南美漁民解決問題,而把眼光放回到臺灣,與淡水、金門、小琉球等地漁會合作,把海中廢棄漁網紡成紗、福懋負責織布,名爲Seawastex(亦即爲海洋回收絲)的品牌。

全球僅三家企業,擁有化學回收尼龍技術

「每小時,全世界就有73公斤廢棄尼龍漁網流進海洋,」過去不吃海鮮的臺化纖維部資深經理周宏恩說,他因爲這個案子變成海洋達人,對哪裡有廢棄漁網如數家珍,自詡爲廢漁網山終結者。

臺化希望負起生產者的責任,把問題變成解方。「因爲漁網原料,就是我們生產的尼龍紗線,」周宏恩說,「既然身爲生產者,我們有義務要來解決這個問題。」

而且,他們用的不是一般常見的物理回收,好比把麪包磨碎成麪包屑,再重組成新麪包,但顏色和口感都受限於原本型態。

臺化獨特的「化學回收法」,等同把麪包再回到原始的麪粉狀態,要再做成麪包、蛋糕,甚至甜甜圈都沒問題,不僅顏色和形狀不受限,還比用新料減碳62%。

如今,全球能把尼龍漁網以化學回收再成功量產、並通過全球回收標準認證(Global Recycled Standard)的,只有臺化、韓國的曉星(Hyosung)和義大利的Aquafil。

不只Patagonia機能衣,包括H&M、挪威戶外品牌Helly Hansen,都用臺化的回收料做機能衣。在臺化嘉義新港廠,就展示一件回收漁網尼龍做的Nike外套,要價超過7000臺幣。

但除了衣服外,回收尼龍還能有其他用途嗎?臺化員工苦思之後想到,既然戶外運動衣品牌有興趣,自行車客戶應該也會青睞。

2022年底,一羣臺化與福懋興業同仁來到正新,向研發部門主管簡報最新產品:從漁網回收做成的輪胎簾布。

正新:從心生抗拒到驚爲天人

「一開始聽到,其實心中是有疑慮的,」一位與會的正新自行車部門同仁回想,「因爲輪胎是整輛自行車,唯一跟地面接觸的零件;對回收材料,我們非常在意安全性和性能。」

接下來的幾個月,正新針對材料做了一系列嚴格測試。從廠內測試、實驗室裡的拉斷與穿刺測試、道路測試,也把樣品提供給歐洲客戶做路測。

「結果讓我們很驚訝,」正新同仁說,他們發現化學回收後的尼龍輪胎簾布,不僅性能不亞於原生材料,甚至強度還更好,顯示臺化與福懋的確在研發上有獨到之處。

這讓正新扭轉了對回收料的刻板印象,正新集團董事長陳榮華更在2023年臺北國際自行車展記者會上,宣佈從2025年起,旗下自行車胎將全數使用回收尼龍簾布,這是全球第一家,還把臺化自創品牌名「Seawastex」印在車胎上。

正新主管強調,正新自行車胎九成以上是銷往歐美,歐洲消費者尤其在意永續,「先喊出目標,對正新未來發展很有優勢。」

海洋環保訴求,打動歐洲客戶

然而,這案子展現最特殊的意義,是過去躲在幕後的材料生產商,終於願意拋頭露面。

從前,臺塑集團的人被說「不會賣東西」,是因爲在供不應求的時代,臺塑的人只要坐在辦公室,就會有人捧着錢來買料,從來不需要向外推銷。

回收尼龍做的輪胎簾布,是全新產品,具永續價值,但如果希望賣到更高價格,需要花更多時間溝通。

針對海洋環境的訴求,果真成功打動歐洲客戶。

周宏恩回想,德國頂級自行車胎品牌Schwalbe創辦人,在聽完臺化團隊Seawastex的簡報後,感性地說,「我自己的孫子今年才6歲,我常思考,身爲企業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儘管2023年全球自行車業銷量低迷,德國客戶仍被打動,拍板從2024年起,逐步將旗下自行車胎規格轉爲使用海洋回收尼龍簾布。

未來可讓400萬輛公路車做環保

臺化指出,去年海洋回收尼龍簾布出貨約200噸,相當於50萬輛公路車,未來的年產量還可放大到八倍。而因爲輪胎是消耗品,不論是車放久了,或是騎乘磨損,都得更換,以確保安全。

洪福源說,未來臺灣加越南的回收尼龍,預計要佔到臺化總尼龍產量的兩成。然而,儘管回收尼龍產品利潤的確較高,但營收與獲利在臺化整體還佔不到1%。

臺化還得做以前沒做過的事。例如要辛苦從漁網的源頭做起,包括聘請漁民拆解漁網和浮球,還得跟漁會、漁港,再到漁網製造廠建立緊密合作關係。

「以前去東石,路邊堆滿廢棄漁網與蚵繩,現在去看,都很乾淨,」周宏恩滿臉驕傲說。

漁網輪胎簾布,讓臺化不僅解決海洋廢棄物,還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是「正效益」的發展方向。像這樣的差異化產品,臺化還需要更多,才能讓年營收3500億的巨人成功轉型。

【延伸閱讀】

關稅倒數,臺廠會出走?獨家調查揭臺灣製造5大新進化:首選不是美國

黃金漲了一大段還能買嗎?看巴菲特怎麼說

Z世代在辦公室「裝忙」 專家警告:受害的是你自己

讀大學是浪費時間?經濟學人:高學歷愈來愈不值錢,爲什麼?

超慢跑、瑜珈都沒上榜!哈佛大學公佈最佳抗衰老5大運動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