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讓步換取協議 印度畫紅線堅守立場

泰國財政部長皮猜(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修改後的貿易提案內容包括對美國多項進口產品零關稅,以及不到10年實現與美國貿易平衡的其他措施,包括擴大采購美國商品,以促進雙邊貿易。「泰國不只是降低關稅,也進一步開放貿易。」

皮猜受訪時表示,最新貿易提案旨在提升雙邊貿易,擬在5年內將泰國對美國的460億貿易盈餘降低70%,在7至8年的時間達到貿易平衡。泰國打算採購更多波音飛機,擴大進口美國天然氣,這些計劃將有助提升貿易平衡。此外,泰國有意調降玉米關稅,目前對美國玉米課徵73%的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佈對泰國課徵36%對等關稅,皮猜表示,泰國正努力讓關稅降到10%,稅率在10%至20%之間也可接受,「最糟糕的情況就是泰國得到比鄰國都還要差的協議。」

相較於泰國,印度的立場相對堅定,農產品、汽車零件和鋼鐵爲談判的癥結點,印度對農產品和乳製品的立場又格外堅定,令談判陷入僵局。印度官員表示,現在決定權握在美國手中。

消息人士表示,如果問題解決,雙方有望在9日對等關稅大限前達成臨時貿易協議。「印度已經畫下紅線,現在球在美國手中。」

據悉,印度與美國談判分歧圍繞在基改農產品、乳製品和乙醇。印度向來將農產品排除在自由貿易協議之外,特別是乳製品和美國基改穀物等敏感產品。美國大部分黃豆和玉米都是基改作物。

美國對印度課徵26%對等關稅,若是雙方未能在9日前達成協議,稅率可能回到該水準。印度貿易部長戈雅(Piyush Goyal)4日表示 ,「印度簽定貿易協議是爲了國家利益,不是爲了趕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