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主動式操作 靈活應變

野村臺灣增強50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林浩詳表示,近期四大CSP巨頭,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等四大雲端服務業者積極推進AI佈局,除了持續採用NVIDIA與AMD等晶片外,也積極投入自研晶片的開發,帶動相關特殊應用晶片(ASIC)需求明顯升溫,也爲臺廠供應商帶來實質利多。

除電子有亮點外,美越成功達成關稅貿易協定、降低了供應鏈成本與貿易不確定性,預期Nike、Adidas、GAP等品牌大廠將加速擴大在越南的採購規模,臺灣相關成衣、製鞋業者中,過去早已深耕越南佈局,具備完整供應鏈與快速調整的能力,預期成爲轉單效應的主要受惠者,成爲傳產中下階段具備落後補漲潛力的族羣。

展望後市,關稅談判雖仍有不確定性,但大致都朝着好的方向前進,加上第三季聯準會高機率啓動降息、刺激消費力道回溫,預期下半年臺股仍有機會挑戰年內高點甚至前高。建議聚焦在長期趨勢向上的產業,若股價短線因漲多而拉回,反而將是中長線佈局良機。

臺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研究團隊指出,AI題材仍是目前市場主旋律,根據Morgan Stanley資料,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 AI)市場,將從2025年520億美元至2028年成長至逾1,020億美元。這股AI熱潮亦延燒至臺灣,臺灣政府亦推出AI相關政策,國發會將於7月初揭示「AI新十大建設草案」,將在未來4年內投入1,900億元預算打造AI中心,加速導入AI應用,維持臺灣在AI領域的市場地位。AI長線成長趨勢無虞,臺灣AI供應鏈發展及獲利表現有機會持續成長,建議優先佈局結合AI+優息雙優勢的臺股ETF。